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车型解析 车型解析

上海 燃料电池_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tamoadmin 2024-08-03 人已围观

简介1.全球生产汽车电池的上市公司都有哪些?尽量全面些,谢谢2.国内生产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有哪些3.燃料电池汽车的研究现状4.节能路线图促电动汽车业提速,汽车电动化谁走在前列?5.丰田与一汽合资建新能源工厂,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怎么办?6.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只看丰田Mirai?别忘这几家中国企业车东西(公众号:chedongxi)文|Juice日前,工信部公示了第329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

1.全球生产汽车电池的上市公司都有哪些?尽量全面些,谢谢

2.国内生产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有哪些

3.燃料电池汽车的研究现状

4.节能路线图促电动汽车业提速,汽车电动化谁走在前列?

5.丰田与一汽合资建新能源工厂,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怎么办?

6.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只看丰田Mirai?别忘这几家中国企业

上海 燃料电池_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车东西(公众号:chedongxi)

文|Juice

日前,工信部公示了第329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20?年第?2?批),这两个文件中透露了多款新车的信息。

▲2020年即将上市的新能源车汇总表

根据以往的节奏来看,这批车基本上都会在今年上市销售,所以这些车几乎都会在今年进入到国内新能源车的竞争之中。

这些车型中,有一部分是今年即将在国内上市的新车,比如小鹏P7、广汽Aion?V、一汽奔腾E01、金康赛力斯5、比亚迪汉EV、几何C、荣威Ei6、HYCAN?007、别克?VELITE?7、奇瑞新能源eQ5、宝骏E300加长版等。

还有一些车则是已上市车型的改款,其中最重磅的就是特斯拉Model?3的后驱长续航版本,这将会是特斯拉在国内生产的第二个版本的Model?3,广汽Aion?S、北汽EX3、哪吒NO1等车型都将会迎来新版本。

除了这些纯电车型之外,还有3款插混车型也将会在今年上市,分别是比亚迪汉DM、领克06?PHEV和海马6P?PHEV。

从两份文件来看,今年将要上市的新能源新车主要有两个特点。

一是今年新上市的新能源车将主打长续航,续航超过500km的车型多达9款,续航超过600km的也有5款。例如特斯拉Model?3后驱长续航版、小鹏P7、比亚迪汉EV两驱版、荣威Ei6、HYCAN?007长续航版这5款车的续航里程都突破了600公里。

▲比亚迪汉EV

二是一些改款车型,对电机和电池的供应商进行了更换。

在电池方面,宁德时代一家独大的情况有所改变,多家车企都选择了另外的动力电池工厂,还有部分车企用了自家生产的电池,如特斯拉、小鹏、威马等。同时,也有一些厂商换装了功率更大的电机,如荣威、特斯拉等。

总的来看,这两个文件所公布的车型中也有多款值得关注的新车型,像后驱长续航版特斯拉Model?3、小鹏P7、广汽Aion?V、比亚迪汉EV/DM、几何C、荣威Ei6、HYCAN?007、别克?VELITE?7、宝骏E300加长版等车型都将会在今年的新能源车市中取得一定的成绩。

一、一大波电动新车来袭?续航最远超650公里

近日,国家工信部公布了第329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公告内涵盖有摩托车及低速汽车生产企业公317户,机动车产品986款。

其中汽车生产企业达到了296户,新能源汽车产品44户共68个型号,其中纯电动产品共43户企业61个型号、插电混动产品共5户企业6个型号、燃料电池产品共1户企业1个型号。

与往期公告相比,本次公告申报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数量锐减,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共20款,占比为29%,新能源客车共有17款,占比为25%,而新能源专用车是最多的,共有31款,占比为46%。

在新能源乘用车方面,新上市的车型共有9款(包括同一车型的不同版本),改款车型共有8款(包括同一车型的不同版本),而插混车型则有3款。

▲第329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9款纯电动轿车

从分布趋势上来看,虽然新款车的数目看上去最多,但包含了同一车型的不同版本,整体上新车的数量还是比较少,车企的精力都放在了改款车上面,改款车的数量最多,插混车型则是最少的。

此次申报的改款车中,多个新能源车企都选择了更换动力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的占比有所减少,多个车企也选择了并不太知名的动力电池生产商作为自己的动力电池供应商,还有少部分用了自家生产的电动力电池。

值得注意的是,重庆金康新能源申报的赛力斯5搭载了三星SDI子公司三星(天津)电池有限公司生产的三元电芯。

此前的几批公告中,三星SDI、LG化学、SKI、松下等外资电池品牌都曾出现过,可见目前外资电池企业已经开始在慢慢的进入中国了。

此外多数改款车都在动力总成方面做了改变,均提升了电机的功率,而且多家车企都选择了自家生产的电动机,只有广汽传祺Aion?S/V、威马两款纯电动车搭载的电机分别来自于日本电产和博格华纳。

▲第329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9款纯电动SUV

此外,工信部近日还公布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20年第2批)》,该目录中也包含了一些今年将要上市的重磅车型。

从公示信息来看,这些车型则主打长续航,续航超过500km的车型多达9款,续航超过600km的也有5款。

其中比亚迪汉EV四驱版、几何C、HYCAN?007标准版、别克?VELITE?7、奇瑞新能源eQ5等车型的续航里程均在500km以上,而比亚迪汉EV两驱版、荣威Ei6、HYCAN?007长续航版的续航里程均超过了600km。

二、12款全新车型年内上市?自主品牌重磅产品扎堆

虽然今年开年并不顺利,但今年新能源车市的竞争应该还会很激烈,从工信部公示的两个文件来看,今年仍有不少重磅新车将上市,小鹏P7、广汽Aion?V、比亚迪汉EV/DM、几何C、荣威Ei6、HYCAN?007、别克?VELITE?7、宝骏E300加长版等车型都值得关注。

1、比亚迪汉EV

毫无疑问,这款车将会是比亚迪今年最重磅的车型了,这也是比亚迪的王朝系列最后一款车了。

这款车长4980mm,宽1910mm,高1495mm,整备质量为2170kg,从车辆的基本尺寸信息上来看,这款车的空间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大的,车辆的乘坐体验应该会比较好。

这款车将会拥有两个版本,其中四驱版前后都将搭载一台永磁同步电机,前电机最大功率163kW,后电机最大功率200kW,综合功率为363kW,NEDC工况续航为550km。

▲比亚迪汉EV

而两驱版本则少了一台电机,最大功率为163kW,不过两驱版本的最大续航里程达到了605km。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版本的车型都将搭载比亚迪最新的超级磷酸铁锂电池,也就是近来风头正盛的“刀片电池”,电池的能量密度为140Wh/kg。

不出意外,这款车将会在今年年中上市,届时比亚迪的王朝系列产品矩阵将会完整。

2、小鹏P7

这款车将会是小鹏汽车今年最重磅的车型,该车在去年的上海车展上已亮过相。在2019年年末,小鹏汽车正式发布了这款车,所以这款车出现在工信部的新车名录上就不奇怪了。

该车长4880mm?,宽1896mm?,高1450mm,轴距为2998mm,作为一款轿车,这款车的空间还算比较大。

▲小鹏P7

小鹏P7将会搭载一块三元锂电池,工信部信息显示,肇庆小鹏汽车公司将会自产电池组,但是并未标明电芯的供应商。这款车将会用精进电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永磁同步电机,这款电机的额定功率为80kW,峰值功率为196kW,车辆的最高时速为170km/h。

该车有两个版本可以选择,后驱版本的NEDC续航里程为550公里以上,全驱版本的NEDC续航里程超过600公里。由于不同版本的电池容量有所不同,这款车的整备质量分别为1910kg和1935kg。

从此前公布的信息来看,车内搭载一块10.25英寸的液晶仪表盘,14.96英寸的触控屏,车辆还支持整车OTA升级,顶配版将搭载小鹏最新的XPILOT3.0系统,将具备L3级自动驾驶能力。

此外,工信部还公布了这款车的选装情况,用户可以选择装配外后视镜下摄像头、前摄像头、翼子板装饰摄像头、前镀铬装饰条、内后视镜座、后部环视摄像头、后部侧雷达、前雷达、前部侧雷达等配件。

目前,这款车已经开了预售,预售价为24万元。

3、几何C

吉利旗下子公司几何也将在今年推出第二款量产车几何C,这款车将会延续集合的家族设计语言,大灯、前脸、银色的几何?LOGO?以及侧面隐藏式的门把手都与几何A相似。

这款车长4432mm,宽1833mm,高1560mm,整备质量1665kg,从车身尺寸上来看,这款车的空间感并不突出,车辆内部空间应该不会太大。

▲几何C

新车将搭载一台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150kW,标准续航版搭载能量密度为160.03Wh/kg的三元锂电池,NEDC工况续航400km。长续航版车型搭载能量密度为183.23Wh/kg的三元锂电池,NEDC工况续航520km。

据官方介绍,几何C将基于吉利纯电动专属?GE2.0平台打造,用?ITCS3.0?电池智能温控系统、热泵空调系统、车身轻量化等技术,在低温环境下能使续航里程提升?20%?左右。

从性能上来看,这款车的性能也非常出色,今年上市后这款车应该也会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4、荣威Ei6

荣威Ei6是荣威旗下一款全新的电动汽车,这款车用了新的设计语言,将和荣威以往的车型产生比较大的区别。

该车的前脸用了封闭式的设计,整体十分简洁流畅,LOGO也换成了英文字母。

▲荣威Ei6

这款车长4727mm,宽1835mm,,高1493mm,轴距为2715mm,整备质量1600kg,从车身尺寸来看,这款车的内部空间在紧凑型轿车中还是比较大的。

新车将搭载一台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为?135?kW,车辆所用的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为180.10Wh/kg,NEDC工况续航605km。

这款车本来在北京车展期间发布,但现在北京车展已经宣布延期了,这款车的发行时间又变得比较模糊了。

不过从这款车的配置上来看,尤其是605km的续航非常有竞争力。

5、广汽Aion?V

广汽Aion系列已经推出了两款产品,分别是Aion?LX和Aion?S,这两款车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尤其是Aion?S自去年上市以来,连续多个月都位列乘联会公布的月度新能源销量榜单的前五名。

可以猜测,这款广汽Aion?V推出之后也将会取得不错的成绩。

▲广汽Aion?V

外观来看,Aion?V?依然延续了家族式的设计语言,外观造型比较夸张,整体线条非常凌厉。不过新车并没有用?Aion?S?和?Aion?LX?的T字型灯组,而是用了分体式。

这款车长4586mm,宽1920mm,,高1728mm,轴距为2830mm,整备质量1930kg。作为一款SUV,这款车的空间并不算太大。

新车将会搭载一块三元锂电池,电池的电芯由宁德时代提供,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进行总装。这款车还将会搭载来自日本电产汽车马达(浙江)有限公司生产的永磁同步电机,这款电机的额定功率为60kW,峰值功率为135kW,车辆的最高时速为175km/h。

▲广汽Aion?V

此前,车东西在对广汽新能源副总经理肖勇进行访时,肖勇曾表示,他们正在和日本电产汽车马达合作研发三电系统,因此这款车仍然用了日本电产汽车马达的产品。

此外,工信部还公示了这款车的选装情况,用户可以选装前后雷达、双色车身、后摄像头、全景天窗、带摄像头的外后视镜、车门把手、轮辋、前摄像头、轮毂装饰盖、后车门隐私玻璃、后角窗隐私玻璃、后风窗隐私玻璃等配件。

不过,这款车目前还没有上市,所以这款车的信息还不是太多。

6、HYCAN?007

HYCAN?007是广汽蔚来饿合资公司合创的首款量产车,这款车在去年年底发布,车辆共分为三个版本,BASE版售价26万起,PLUS版售价28万起,TOP版售价30万起,这款车将会在今年四月份进行交付。

这款车长4879mm,宽1937mm,高1680mm,整备质量1920kg,由于是一款中型SUV,这辆车的车型尺寸相对较大,内部空间应该也会更好。

▲HYCAN?007

该车搭载一块93千瓦时的NCM811电池,BASE版的NEDC续航里程为523公里,而PLUS版和TOP版的NEDC续航里程均为643公里。

三款车都标配L2+智能驾驶系统、智能领航员小CAN、智能刹车系统、人脸识别功能、后排儿童照看功能以及生命体征探测功能。

从之前公布的信息来看,HYCAN?007能共享?NIO?Power?的一键加电服务,但不支持蔚来的换电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车主还可定制天空之眼无人机,车主通过汽车就能够对无人机进行控制,还可以通过小CAN进行语音控制,可以回传到车机屏幕和手机上,用户可以直接用来分享社交媒体。

7、别克VELITE?7

这款车是别克品牌在华的第二款纯电动车型,也是首款纯电动?SUV。该车长4264mm,宽1767mm,高1616mm,轴距为?2675?mm,整备质量1660kg,是一辆小型SUV。

新车搭载一台由LG提供的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130kW,搭载一块上汽通用生产的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为133Wh/kg,这款车的NEDC工况续航为500km。

▲别克VELITE?7

从续航上来看,这款车的续航能力已经和自主产品基本持平了,这方面一向是合资车企的短板,在弥补了这个短板之后,别克VELITE?7的竞争力也将会进一步提升。

此外,一汽奔腾E01、奇瑞新能源eQ5、金康赛力斯?5、江淮嘉悦A5?EV、宝骏E300加长版等车型也将会在今年上市。

▲奔腾E01

其中,奇瑞新能源eQ5用了新的设计语言和全新?LOGO,据悉,新车造型或将成为未来该品牌车型的设计走向。这款车预计将于今年上半年上市,售价或在?20?万~?25?万元区间。

▲奇瑞新能源eQ5

在经历了美国的生产团队多名员工离职,生产陷入了停顿之后,金康新能源也推出了首款电动车赛力斯?5。

▲金康赛力斯?5

这款车动力电池的电芯来自于三星(天津)电池有限公司,金康新能源将会进行组装工作。同时用了金康新能源自己生产的永磁同步电机,电机的额定功率为85kW,峰值功率255kW,车辆的动力非常充沛,最高车速可以达到190km/h,性能非常强悍。

三、六款改款车齐上阵?Model?3长续航版即将国产

除了新车发布,多个车企还对自己的老款车做了更改,而这些改款车中也有一些比较重磅的产品。

1、特斯拉Model?3后驱长续航版本

特斯拉Model?3又一次出现在了工信部的公示之中,2019年下半年至今,这款车多次出现到了工信部的目录之中。

这个版本的Model?3和进口的后驱长续航版部分参数比较接近,因而这个版本或许为后驱长续航版本。

该车的最大功率为202kW,高于国产标准续航后驱升级版的?175?kW,但相比许进口的后驱长续航版本则略低,进口后驱长续航版的最大功率为220?kW。

▲特斯拉Model?3后驱长续航版本

此外,该车的最高时速为225km/h,与进口的后驱长续航版一样。新车的整备质量为1745kg,与进口Model?3的后驱长续航版的1753kg非常接近。

工信部信息显示,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将会自产电池组,但是并未标明电芯的供应商。

进口的后驱长续航版百公里加速时间小于5.3s,NEDC续航则为664km,参考这一点,新车的性能也会极具优势。

而且,国产特斯拉的售价将会低于进口版,这款车的价格也会有不错的竞争力。

2、荣威Ei5

此次申报的荣威Ei5也是一辆改款车,这款车的外形和车辆尺寸都没有发生变化。

该车将会用上汽时代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生产的三元锂电池,不过目前还不知道,电池的容量是否会发生变化。

▲荣威Ei5

这款车最大的变化应该是在电机方面,新车用了华域汽车电动系统有限公司生产的永磁同步电机,电机额定功率为73kW,峰值功率为135kW,而目前在售的荣威Ei5电机的最大功率仅为85?kW。

荣威Ei5已经是纯电动车市场中的一名老将了,去年推出了420km的改款车型,此次又提升了车辆的功率,其动力性能将会更加强劲,在新能源市场中的竞争力也会更大。

3、广汽Aion?S

这款车在2019年才上市,目前这款车的销量也非常好,在去年下半年多次登上了乘联会公布的国内新能源车销量榜的前十位置。

仅仅上市了半年之后,这款就迎来了第一次改款。从工信部公布的信息来看,这款车的外形和尺寸均未发生明显的变化。

▲广汽Aion?S

最大的变化来自于动力电池,这款车此前一直用宁德时代的电芯,不过从此次工信部公布的信息来看,广汽此次改用了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的电芯。

由于更改了动力电池的供应商,这款车的整备质量也有所变化。此前广汽Aion?S的整备质量分别为1610kg、1575kg、1625kg,此次改款之后,车辆的整备质量则为1620kg。

▲广汽Aion?S

不过,目前还无法知道,更改了动力电池供应商之后,这款车的续航里程是否会发生变化。

由于此前这款车就具备不错的竞争力,相信改版之后也会拥有不错的竞争力。

4、威马EX5

威马EX5是威马的首款量产车型,在2019年6月份推出了威马EX5智行版,这个版本的车型全系标配Living?Pilot智行系统,达到了L2级自动驾驶。威马EX5智行版还将隐藏式电动感应门把手和18英寸低风阻轮毂升级为标准配置。

同时,威马还对车辆的音响性能、面板材质等质感进行了优化,从细节方面提升了车辆乘坐的舒适性,例如:增强座椅包裹性、改善车门扶手手感及调节空调出风口角度等。

这款车的竞争力相对而言也比较强,在2019年售出了16810辆,稳居新造车公司单一销量榜榜首。

从工信部公布的信息来看,改款车的外形和尺寸均未发生明显的变化。

▲威马EX5

此前,威马的动力电池来自浙江谷神能源和宁德时代,但是此次工信部公布的信息显示,改款的威马EX5的电池供应商则变成了威马汽车制造温州有限公司。

这意味着,威马即将要在自己的工厂生产动力电池了,这将使威马摆脱动力电池方面的束缚,整车的生产成本也能够大幅下降。

此外,北汽EX3和哪吒NO1也进行了改款。北汽EX3此前一直用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和博格华纳的电机。改款之后的车辆将用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动力电池,而驱动电机则来自于北汽新能源。

▲北汽EX3

哪吒N01最明显的变化也来自于动力电池方面,此前这家公司一直选用的是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而此次工信部公示的信息显示,该车的电池用了镍钴锰酸锂蓄电池,电芯供应商变成了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组装公司则为安徽舟之航电池有限公司。

▲哪吒N01

四、领克比亚迪齐推插混新车?汉DM备受期待

除了纯电车型,今年也有3款值得期待的插混车型,分别是比亚迪汉DM、领克06?PHEV和海马6P?PHEV。

1、比亚迪汉DM

比亚迪汉DM也出现了在此次公布的车型之中,汉DM和汉EV的车身尺寸一致。不过汉DM没有用新的设计风格,整体上仍然延续了家族式的龙脸设计。

▲比亚迪汉DM

汉DM搭载由2.0T发动机+永磁同步电机+三元锂电池组成的插混系统,其中发动机最大功率141kW,驱动电机最大功率180kW,纯电驱动模式下的续航里程为81km。

这款车将会和汉EV一样也在今年年中上市。

2、领克06?PHEV

领克这个品牌成立的时间虽然并不算长,但依靠吉利和沃尔沃两棵大树,这个品牌发展的还不错,目前已经推出了三款车。前段时间又曝光了领克05,这款车将会在明年上半年上市。

虽然,领克05还未上市,但领克06?PHEV就已经出现在了工信部的公示车型中,这意味着领克06?PHEV或将早于领克05上市。

▲领克06?PHEV

从工信部公布的信息来看,这款车长4340mm,宽1820mm,高1625mm,轴距为2640mm,从数据上来看,这款车的空间并不算大,应该是一款紧凑型SUV。

该车搭载的三元锂电池来自于威睿电动汽车技术(宁波)有限公司,目前还不知道这款电池的容量,纯电续航里程领克方面也未公布。

领克方面也还没有公布车辆的电机信息,仅公布了发动机的信息,该车发动机最大净功率为130kW,由浙江吉利动力总成有限公司生产,车辆的最高车速为200km/h,这款车的百公里油耗1.5L。

▲领克06?PHEV

用户可以选择装配雾灯、雾灯装饰罩、雷达、摄像头、后视镜、饰条、饰板、保险杠、全景天窗、双色车身、轮辋等配件。

3、海马6P?PHEV

这款车是基于燃油版海马S5改造而成,配备由?1.2T发动机+电机组成的插混系统。

从申报的来看,这款车的整体设计与燃油版S5比较相似,不过这款车的前脸用了黑色的中网,并且取消了中网的镀铬饰条。

▲海马6P?PHEV

这款车长4418mm,宽1823mm,高1630mm,轴距为2630mm,与燃油版S5页完全一致。

该车搭载了一块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电池由海马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目前还不知道这款电池的容量及纯电续航里程。该车所用的永磁同步电机同样也来自海马汽车有限公司,驱动电机额定功率为32kW,峰值功率为82kW。

海马6P?PHEV的发动机最大净功率为102kW,这款车的最高车速为165km/h,百公里油耗仅为1.38L。

▲海马6P?PHEV

用户可以自由选装LOGO饰条、前摄相头、尾部标识、不同尾部LOGO、侧面彩条、侧面标识等配件。

结语:国内新能源车市竞争将更加激烈

综合两个文件来看,车企申报的数量有所减少,不过在这种情况之下也还有一些车型值得关注,特斯拉即将在国内生产第二个版本的Model?3了。

而小鹏也将开始量产第二款车型了,继广汽Aion?LX、Aion?S之后,广汽将推出Aion?系列的第三款车型了,而且比亚迪王朝系列的最后一款车也将会在今年上市。

此外,多个车企也选择了将自家的旧款车型进行升级,从更新的情况上来看,多个车企都更换了车辆的核心零部件供应商,这或许会降低车辆的生产成本,有助于提升车辆竞争力。

重磅车型增多且老车型的竞争力不断提升将会使今年的新能源车市竞争更加激烈,但对老百姓说,车辆性能不断增强则是一件好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全球生产汽车电池的上市公司都有哪些?尽量全面些,谢谢

新能源汽车电池涉及到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以下这些家

(1)002091江苏国泰:锂电池电解液。主要控股子公司国泰华荣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产生产锂电池电解液和硅烷偶联剂,锂电池电解液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占上市公司营业利润的30%,公司有望凭借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大规模应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000839中信国安:锂电池正极材料。公司子公司——中信国安盟固利电源技术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锂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和锰酸锂的生产厂家,同时也是国内唯一大规模生产动力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厂家。奥运期间以盟固利公司锰酸锂产品作正极材料的动力电池装配于50辆纯电动大客车。

(3)0003佛塑股份:锂电池隔膜。生产锂电池隔膜产品。

(4)600884杉杉股份:生产锂电池材料,为国内排名第一供应商。

(5)000100TCL集团:子公司生产锂电池,目前无汽车锂电池项目。

(6)000049德赛电池:子公司生产锂电池,目前无汽车锂电池项目。

(7)600478科力远:镍氢电池。正谋求从丰田HEV镍氢电池材料供应商向镍氢动力电池组的成品供应商的转变。目前科力远与它们的合作仅处于谈判阶段。与科力远有初步合作的仅是日本丰田和南车集团,其中南车集团的纯电动客车项目已对科力远镍氢电池组方案较为认可。

(9)600846同济科技:燃料电池。参股上海中科同力化工材料有限公司36.23%的股份。该公司从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关键材料与部件的研发,包括具有创新化学结构的质子交换树脂和质子交换膜的研制。

(10)600196复星医药:燃料电池。参股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36.26%的股权。该公司是专门从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的高科技民营企业,目前开发了5个系列的燃料电池产品,建立了全套的中小功率(0.1kW-30kW)与大功率(30kW-150kW)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及其动力系统、燃料电池发动机集成制造技术及批量生产的能力与设施。

(11)600104上海汽车:燃料电池。大股东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是“大连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大股东。该公司是中国第一家致力于燃料电池产业化的股份制企业,“燃料电池及氢源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国家认可,在中国工程院院士衣宝廉先生带领下主要研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是新源动力的第一大股东,长城电工参股11%,新大洲A参股3.42%。

(12)600192长城电工:参股“大连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1%,同上。

(13)000571新大洲A:参股“大连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持股3.42%,同上。

(14)600872中炬高新:公司涉及动力电池行业,其与国家高技术绿色材料发展中心共同设立的中炬森莱高技术有限公司就是一家专门从事镍氢电池、镍镉电池、锂电电池、动力电池、手机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企业,在十五期间一直承担国家863项目——动力电池产业化开发项目的研究工作。目前公司已向多家汽车生产厂家提供动力电池样品,未来在国家政策及汽车企业动力电车实现量产的推动下,该业务有望成为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15)中国宝安:

(1)在锂电池正负极材料上拥有绝对的行业话语权。(2)控股75%的天骄公司主营的三元正极材料08年销量居国内第一,市占率30-40%,08年三元正极材料产量805吨,销量665吨;09年保守产能是1400吨,负极材料钛酸锂180吨,正极材料磷酸铁锂09年6月达产,年产能是150吨。(3)控股55%的贝特瑞公司是锂电池碳负极材料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龙头,前者国内第一,市占率80%,全球第二;后者国内第一。贝特瑞公司是国内唯一的锂电池碳负极材料标准制定者;也是国内唯一的锂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标准制定者。贝特瑞09年碳负极材料产能是6000吨/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是1500吨/年。(4)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用固相法、火热合成法,每吨成本降低到13万,大幅下降后成本只有国际上的一半。毛利率在60%以上。(5)通过哈尔滨宝安公司贝特瑞拥有近10亿吨适合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的优质石墨矿产,可确保原料的稳定供给。

(16)金瑞科技(600390)

公司未来发展主要集中在锰、电解锰、四氧化三锰的锰系列和镍氢电池的球形氢氧化亚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电源材料系列。

央企整合或将在2009 年完成。金瑞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大股东是中央直属大型科技企业长沙矿冶研究院,作为在国资委排名靠后的长沙矿冶研究院而言,或许

并购成了其更好的选择。

公司球形氢氧化镍是镍氢电池的关键原材料,技术优势突出。公司是镍氢电池正极材料球形氢氧化亚镍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其强大的研发实力保证了公司产品的一致性和性能稳定性居于国内前列,产品主要销售及给比亚迪和日本汤浅,其中日本汤浅用于生产镍氢动力电池。

公司子公司长远锂科生产锂离子电池材料。长远锂科有限公司是生产锂离子电池的高新技术企业。长远锂科有限公司为金瑞科技大股东长沙矿冶研究院持股84%,金瑞科技持股16%,不排除金瑞科技公司向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进一步扩展的可能。锰优势明显,锰产业链完善。公司在贵州省铜仁地区的两座锰矿的建成投产,正在进行销售许可证的申请,一旦得到销售许可将满足公司电解锰所需原料的50%左右。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四氧化三锰供应商,公司还是国内主要的电解金属锰生产基地之一,预计2009 年公司电解锰产能将达到3.5 万吨,锰产业链完善。

(17)尖峰集团600668

公司投资2000万元持有博信电池(上海)有限公司15%的股份,成为介入动力电池的潜力品种。2008年9月4日,科学技术委员会信息报道,上海锌空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承担的锌空气电池替代车用燃料产业化项目获得国际财团认可,正式进入融资尽职调查阶段。上海博信锌空电池有限公司研发的锌空气燃料电池技术能得到浦东区的支持,属国家鼓励类产业,其技术性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博信电池(上海)有限公司目前为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等生产商提供高性能、无污染的 DQFC 锌空气燃料电池,同时为DQFC 使用者提供高质量的换电服务。

(18)南方汇通

(000920)南方汇通,公司控股56.43%的子公司贵州航天电源科技公司是从事锂二次电池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是贵州省西部开发的重点工程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的名品“标志工程”,公司依托我国航天电源开发技术,用新设备、新工艺生产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容量大、安全性能好、循环寿命长、一致性好等优点,产品部分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目前锂离子电池生产能力为日产10万只水平,规格多达数十种公司与梅岭化工厂共同组建的“贵州航天电源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拥有国内最先进的电源研究开发与检测设备。一支实力雄厚的设计开发队伍是公司保持技术领先与快速发展的坚强后盾。目前锂聚合物电池、大容量离电子电池和锰酸锂电池已成功开发,并将逐步实现产业化。

国内生产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有哪些

全球生产汽车电池的上市公司有:

1、002091江苏国泰:锂电池电解液。

主要控股子公司国泰华荣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产生产锂电池电解液和硅烷偶联剂,锂电池电解液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占上市公司营业利润的30%,公司有望凭借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大规模应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000839中信国安:锂电池正极材料。

公司子公司——中信国安盟固利电源技术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锂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和锰酸锂的生产厂家,同时也是国内唯一大规模生产动力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厂家。奥运期间以盟固利公司锰酸锂产品作正极材料的动力电池装配于50辆纯电动大客车。

3、600846同济科技:燃料电池。

参股上海中科同力化工材料有限公司36.23%的股份。该公司从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关键材料与部件的研发,包括具有创新化学结构的质子交换树脂和质子交换膜的研制。 

4、600196复星医药:燃料电池。

参股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36.26%的股权。该公司是专门从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的高科技民营企业,目前开发了5个系列的燃料电池产品,建立了全套的中小功率(0.1kW-30kW)与大功率(30kW-150kW)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及其动力系统、燃料电池发动机集成制造技术及批量生产的能力与设施。

5、600104上海汽车:燃料电池。

大股东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是“大连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大股东。该公司是中国第一家致力于燃料电池产业化的股份制企业,“燃料电池及氢源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国家认可,在中国工程院院士衣宝廉先生带领下主要研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是新源动力的第一大股东,长城电工参股11%,新大洲A参股3.42%。

燃料电池汽车的研究现状

国内生产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有哪些?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未来一种趋势,特斯拉做了很多年,现在已经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在新能源汽车方面领头羊。我们国家重视新能源汽车发展,也出台相关产业规划。我们来看看A股上市公司新能源汽车前排公司!

谁是老大,大家心里还不清楚嘛,先让我比亚迪来跟大家讲讲,到底谁是老大。我是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综合实力第一。

基本面:新能源车行业绝对龙头,16年新能源汽车销量9.6万辆,蝉联全球第一;在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市场份额约19.5%(第一);17年10月,其北美电动大巴工厂竣工并全面投产占地面积近4.1万平方米;18年7月,子公司中标逾55亿元纯电动客车招标项目。我自产电池,有“刀片电池”完美通过动力电池安全领域最严酷的针刺测试,拥有其他动力电池无法企及的安全性。今年上半年营收超605个亿,同时净利润超16个亿,毛利率超19%,这个成绩相对牛吧。

技术面:整体走势看,趋势上涨。最近平台突破不断创出新高,而且连连拉升。请大家关注支持我,为我点赞!不然我老大位置不保

比亚迪

比亚迪你牛什么牛,看我走势你比得上吗

大家好,我是长城汽车,连续8年保持全国SUV销量前三、自主品牌SUV销量第一。

基本面:公司是中国最大的SUV和皮卡制造企业之一。目前,旗下拥有哈弗、WEY、长城皮卡、欧拉四个品牌,并与宝马合作,成立光束汽车有限公司,产品涵盖SUV、轿车、皮卡三大品类,动力包括传统动力、纯电动以及插电混动,具备发动机、变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自主配套能力。我不仅销量高,还自己做电池,已建成氢能技术中心,具备燃料电池汽车核心部件的测试、试制,以及整车集成与测试能力。上半年营收超359亿元,净利润超11亿元,毛利率达到14%,就说牛不牛。

技术面:最近走势连创新高,涨停颇多,另外在于我的持续给力和国家的政策支持,我会继续加油的,请大家关注支持我,为我点赞!我要做老大

长城汽车

你们两个都让让,我长安还没有说话呢。

大家好,我是长安汽车,研发实力位居中国汽车行业第一的国产汽车集团。

基本面:新能源方面,自主创新七合一系统总成,即第三代智能整车域控制器“长安智慧芯”性能提升70%,达行业领先水平。CS75PLUS荣获2019国际CMF设计至尊金奖,荣获2019年度中国智能汽车指数测评和中国汽车健康指数VOC/VOI板块测评双料冠军。蓝鲸NE平台化产品最高热效率40%,多项指标行业领先,荣获“中国心”十佳发动机称号。公司为中国汽车行业第一阵营公司,与宁德时代将在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展开合作。上半年营业总收入327.82亿元,净利润26.02亿元,同比增长216.17%,不错。

节能路线图促电动汽车业提速,汽车电动化谁走在前列?

——预见2022:《2022年中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亿华通(688339.SH)、潍柴动力(000338.SZ)、大洋电机(002249.SZ)、深冷股份(300540.SZ)、雄韬股份(002733.SZ)、东方电气(600875.SH)、南都电源(300068.SZ)、美锦能源(000723.SZ)、全柴动力(600218.SH)、长城电工(600192.SH)、上汽集团(600104.SH)、蠡湖股份(300694

.SZ)等

本文核心数据:市场规模、竞争格局、趋势预测

行业概况

1、定义

氢燃料电池是将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装置。其基本原理是电解水的逆反应,把氢和氧分别供给阳极和阴极,氢通过阳极向外扩散和电解质发生反应后,放出电子通过外部的负载到达阴极。氢燃料电池由于其燃料气来源丰富、效率高、无噪声、无污染的优点,将在未来为节能和保护生态环境做出巨大贡献,是目前各个国家重点进行研究的发电技术。

依据氢燃料电池的电解质的不同,可将燃料电池分为碱性燃料电池(AFC)、磷酸型燃料电池(PAFC)、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及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等。

2、产业链剖析:氢燃料电池产业中游包含较多参与者

氢燃料电池产业链主要由上游原材料、中游集成以及下游应用端组成,产业链较长,参与方众多。具体来看,氢燃料电池产业上游主要是膜电极、双极板、各类管阀件与传感器、储氢瓶等发动机零部件生产制造行业;中游为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及电堆集成行业;下游各大应用领域包含交通运输中的乘用车、商用车;固定发电中的家用或者电站用发电机及其他特殊领域等。

我国氢燃料电池上游的主要制氢企业有和远气体、潞安环能、中国石化,循环系统企业主要有雪人股份,而电堆及系统主要企业有清源股份、长城电工,质子交换膜制造企业有东岳集团、南都电源等;而中游氢燃料电池研发制造企业有亿华通、潍柴动力、大洋电机、美锦能源等。

行业发展历程:行业处在突飞猛进阶段

中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发展依随技术的发展而进步,氢燃料电池发展始于1958年前后,并在1958-10年前后取得燃料电池技术的基础性及探索性研究;而到10年前后,氢燃料电池相关研究技术达到高潮,在此过程中,科研所等相关机构积累了丰富的燃料电池堆及燃料电池供电系统等方面的技术经验。1980年以来,中国氢燃料电池研究进入缓慢成长时期,行业处于技术研发低潮。而自90年代以来,部分技术先进国家已经取得技术上的巨大进展,并且一部分产品已经进入准商品化阶段;在此背景下,中国燃料电池研发再次进入高潮;到目前为止,氢燃料电池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行业政策背景:政策加持,氢燃料电池技术发展稳重求进

氢燃料电池产行业仍处于不断摸索的时期,因此,国家政策对行业的影响较大。发展燃料电池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

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鼓励、规范、指导氢燃料电池产行业发展。2020年,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将燃料电池的稳定供给纳入未来发展愿景中。近几年,国家铁路局、院、国家能源局相继发布了《“十四五”铁路科技创新规划》、《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等,指出氢燃料电池在国家层面的重要战略意义;且在“碳中和”、“碳达峰”的大目标下,燃料电池的技术发展将帮助中国尽早完成两大目标。因此,近两年的燃料电池相关政策倾向于技术的实践与应用层面。

行业发展现状

1、成本构成:电堆是氢燃料电池的核心零部件

氢燃料电池系统由燃料电池组和系统组成。燃料电池堆是核心部件,它负责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以提供汽车动力支持。四个系统主要是供氢系统、供气系统、水管理系统和热管理系统。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电力通过动力控制单元传到电动机,在电池的下,在需要时提供额外的电力。从成本来看,氢燃料电池系统中最核心的部分是燃料电池电堆,其成本占比接近50%。

2、需求市场:装机量受疫情和补贴退坡影响而下降

2018-2020年,中国氢燃料电池装机量呈波动下降态势。从装机功率来看,2019年是中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发展较好的一年,为发展新能源行业而出台一系列补贴政策进行鼓励和扶持;2020年,受疫情和补贴退坡的影响,中国燃料电池装机量仅为87MW,其中约80MW使用在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目前,氢燃料电池行业仍处于复苏时期,2021年上半年装机量超过50MW。

3、供给市场:供给端较为活跃,发展态势较好

目前,氢燃料电池行业内主要研发生产企业有亿华通、上海重塑、国鸿氢能、江苏清能、大洋电机、众宇动力等。其中,亿华通和国鸿氢能产能较高,均达到10000台/年以上;其余企业产能也均达到2000台/年以上。整体来看,行业氢燃料电池产能产量状况较好,供给端表现较为活跃,行业态势较好。

4、下游应用:下游应用市场进入商业化初期

2016-2020年,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逐年上升,受到疫情影响,2020年销量有所下滑。截止2020年底,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年销量1177辆,保有量7352辆,标志着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正在逐渐被市场认可接纳,氢燃料汽车进入商业化初期。

5、市场规模:目前市场规模接近16亿元

根据亿华通每年氢燃料电池销售价格及销量进行测算,2018-2021年,中国氢燃料电池市场规模呈现波动态势。2019年受到一系列补贴政策的加持,氢燃料电池下游交通运输领域得到高速发展,市场扩张规模超出正常范围;自2020年以来,氢燃料电池市场受到疫情和补贴退坡的影响,市场规模大幅跳水。2021年,中国氢燃料电池市场规模接近16亿元。目前,行业正在逐渐回归正轨。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中东部区域相关企业较多

从区域竞争格局看,我国氢燃料电池产业相关企业分布集中在中国中东部。山东、江苏、安徽和北京一带上市企业相对较多;其中,江苏省代表性企业较多,有蠡湖股份、越博动力、腾龙股份、先导智能。另外,产业链相对成熟的行业龙头亿华通布局在北京。

2、企业竞争:CR5集中度较,竞争压力较大

从装机量排名来看,2020年氢燃料电池系统装机量排名前五的企业分别为爱德曼、亿华通、国鸿重塑、探索汽车、潍柴动力。五家企业的氢燃料电池总装机量占2020年中国氢燃料电池系统装机量的69%,集中度较高,行业内竞争压力较大,头部品牌聚集效应明显。

其中,爱德曼装机量最多,占比约为20%;其次是亿华通,装机量占比超过15%;而国鸿氢能和上海重塑合资成立的国鸿重塑表现也较为亮眼。综合来看,目前中国氢燃料电池行业主要竞争者有亿华通、爱德曼和国鸿重塑等五大巨头。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未来发展趋势:交通运输领域是发展突破口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大会课题组发布的《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报告2020》,中国氢燃料电池未来前景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领域、储能领域和工业及建筑领域。其中,交通运输领域是氢燃料电池应用的主要突破口,以交通运输领域为起始点,向着储能、工业、建筑领域逐渐拓展。

从氢能未来应用体系的发展路径来看,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将率先实现投产并进行应用,且氢燃料电池客车、物流车、重卡等车型将在2030年前取得与纯电动车型相当的全生命周期经济性,赢得市场消费者的青睐。

2、市场规模:技术支持将带来行业发展长久荣耀

2022-2027年,中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市场规模将会稳步上升,且增速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2022年年初的冬奥会上,亿华通与丰田及北汽福田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赛事交通服务用车的提供商,共计投入使用了1000多辆氢能源汽车,可见氢燃料电池初步应用十分成功。

燃料电池系统、发动机及电堆等核心部件全部国产化是中国氢燃料电池进行产业化并大规模应用的前提。然而,关键技术的研发缓慢正在“锁喉”行业未来发展。当下,对于行业内主要参与者来说,氢燃料电池系统以及核心零部件氢燃料电池电堆的技术升级是公司抢占行业发展先机的关键;只有技术进步才能带来行业市场规模的扩大,从而赢得消费者的购买。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丰田与一汽合资建新能源工厂,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怎么办?

汽车股近日突然普遍大涨,多个品牌涨停,这来由明显是因为10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全行业1000余名专家历时一年半修订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的发布。一个路线图,拉动了股市版块,势必拉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这一点应当是毫无质疑的。

根据规划,到2035年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销量各占50%,汽车产业实现电动化转型,燃料电池保有量达到100万辆左右;传统能源动力乘用车全部为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成为主流,销量占比达50%以上。充电基础设施方面,到2035年,建成慢充桩端口达1.5亿端以上(含自由桩和公共桩),公共快充端口(含专用车领域)146万端。这个规划定出了硬指标,各大车企的跟进如不及时,便有生死存亡之虞,而以此举措迎头冲上世界汽车前沿的意图也跃然纸上。其实,所以如此规划,即便显得有所冒进,也是有一定产业基础根据的,新势力之外,不少车企在近年也都已经纷纷涉足新能源车尤其电动的开发。放眼汽车产业界,今天国内外没有开始电动车开发的车企,几乎找不出来。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涉及九大重点领域,包括节能汽车、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充电基础设施、汽车轻量化技术、智能制造与关键装备等。可以看出,此次的技术路线图为我国汽车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都提供了技术引领,促进电动汽车业提速发展。在汽车新能源大势之下,各大车企都面临着战略升级,如何选择好的时机转型,又该怎么变,变换的节奏,都考验着车企战略决策和技术水平。

我国针对汽车业定出了这个路线图,那么在汽车新能源化趋势下,放眼当今车坛谁已经走在了前列呢?要说而今新能源汽车业绩煌煌者,非丰田汽车莫属,仅仅丰田新能源车销量而今已经达到20000余万辆,这个数据就居世界之首。而作为汽车业另一巨头的大众,也早在2009年发布了三步走的节能环保战略和产品规划,在三年前又宣布了针对中国车市的新能源汽车战略,至2025年,大众汽车将推出涵盖进口及国产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型在内,共计超过20款全新车型。到2030年,大众集团在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化方面的直接投资将超过200亿欧元,可谓财大气粗,为开发新能源车算是在拼了。传统车企之外,纯电动车翘楚特斯拉更不用说,上海工厂新近追加投资,全车型在中国实现本土化生产后价格下行,对所有新能源车开发商均造成不小压力。汽车巨头来势凶猛,国内自主品牌、合资品牌纷纷加紧跟进外,我国新能源新势力品牌正渐渐崛起。赶早不如赶巧,后来者还会居上,在走向新能源化的产业转型中,我们大致看看部分车企就此发展的动态——

丰田

早在19年,丰田基于"环保车只有普及才能为环境做贡献"的理念,推出了世界首款量产HEV车型"Prius?普锐斯"。时至今日,普锐斯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同时在普锐斯的带领下,丰田混动家族也从单枪匹马加速壮大,现如今已有20余款混动产品。

丰田不仅有扎实的混动领域技术,而且实现了HEV、PHEV、EV、FCEV的全领域布局,足见丰田在混动技术上的宽度。今年的北京车展上,丰田展示亚洲龙双擎、凯美瑞双擎、卡罗拉双擎、雷凌双擎运动版、荣放RAV4双擎和威兰达双擎六款车型,战略转型提速。PHEV方面,去年,丰田导入了PHEV外插充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卡罗拉双擎E+和雷凌双擎E+,布局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品线。EV方面,今年春天,丰田在中国首次推出了丰田品牌量产纯电动车型C-HR?EV/奕泽?E进擎和雷克萨斯UX300e,开启了丰田在纯电动汽车领域的布局。FCEV方面,2014年在日本开始销售Mirai氢燃料电池车,次年延伸至美国及欧洲,今年北京车展上展示了一台全新FCEV"MIRAI?Concept"概念车,该车是即将于今年年底上市的第2代"MIRAI"在研发阶段的最终车型,续航里程达到了650公里,与传统燃油车相当,潜力巨大。

有了布局,当然生产线也要跟上。6月29日,一汽丰田新能源分公司项目开工仪式在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心生态城举行,新能源工厂将生产EV、HEV在内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年产能达20万辆。8月29日,广汽丰田发布消息称,其新能源车产能扩建项目二期正式动工。据了解,该项目占地面积达74万平方米,达产后将每年贡献在地产值500亿以上,同时,广汽丰田的产能也将得到大幅度提升,并带动周边零部件配套厂商超30家,贡献在地工业产值超千亿元。

在技术上,广汽丰田双擎混动凝聚了丰田23年深厚混合动力技术积累。丰田混动系统将电动机与发动机混联,通过独创专利技术PSD行星齿动力分配器,凭借一套行星齿轮组构成的E-CVT变速机构传动,将发动机和电动机输出动力结合。起步和低速行驶时用电机驱动,中高速行驶和强力加速时,发动机和电机双驱动,1+1>2,实现更强的动力和更低的油耗。

另外,2017年导入TNGA架构后,广汽丰田双擎混动升级为更高级的"TNGA双擎混动"动力科技。依托TNGA架构,实现世界顶级41%热效率,长寿命混合动力镍氢电池。配备E-FOUR电子四驱、E-CVT、双叉臂悬挂等,让驾驶更有乐趣。同时,还有TSS智行安全、高刚性车身等,让出行更安全。因此,第八代凯美瑞双擎混动、全新换代雷凌双擎混动、威兰达双擎混动凭借高价值、高性能、高品质、个性化等领先优势,进一步加速混合动力市场普及。截至目前,丰田混合动力车全球累计销量超过1600万台,无一例电池爆燃等安全事故发生。

随着两家合资公司新产线的投放,丰田在华年产能将新增40万辆/年,而该产线全部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该进一步推进丰田在华新能源汽车,同时满足市场需求及新能源积分要求。根据丰田汽车规划,到2025年以前丰田会向中国导入10款电动化车型,包括3款SUV、1款旅行车和2款MPV车型。

除此以外,2019年11月,丰田汽车还与比亚迪就成立纯电动车研发公司签订了合资协议。2020年4月,丰田和比亚迪共同宣布,"比亚迪丰田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双方各占合资公司50%股份,主营业务包括纯电动车及该车辆所用平台、零件的设计、研发等。

大众

作为全球头部车企之一的大众,于2017年正式发布电动化战略,宣布最晚到2030年,大众集团的整个车型阵容将实现电动化。这一目标使大众汽车集团成为首个为整个产品阵容明确电动化时间表的车企。在新能源趋势下,大众提出多战略并举:MEB平台共享,自建充电设施,自建操作系统,投资锂电厂商,储备固态电池技术。到2025年,集团旗下各品牌将推出共计超过80款全新的电动车型,包括50款纯电动车型及30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集团销售的新车中约有四分之一将是纯电动汽车,预计集团纯电动汽车的年销量将达300万辆,并立意成为电动汽车领域全球市场的领导者。

今年5月,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业务和电动化战略开启新篇章。大众汽车投资10亿欧元,获得江淮汽车50%的股份,同时增持电动汽车合资企业江淮大众股份至75%,获得合资公司管理权,该公司到2025年再推出5款纯电动汽车,同时建立、完善电动汽车工厂和研发中心。大众汽车还将将投资约11亿欧元获得国内电池生产企业国轩高科动力能源公司26%的股份并成为其大股东,成为首家直接投资中国电池生产企业的外资汽车公司。大众汽车已经规划,到2025年之前,要为中国消费者提供约150万辆新能源汽车,其中大多数为纯电动汽车。

大众第一款量产的新能源汽车是,2010年在日内瓦车展发布的新一代途锐SUV混合动力汽车,第二款混合动力汽车是捷达。据一汽-大众披露,基于MEB纯电动车模块化平台打造的ID.4?CROZZ近日下线,11月3日将发布。另外10月27日,随着一辆**ID.4X驶下生产线,总体投资超170亿元的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工厂正式投产。这是大众汽车集团全球首个专为MEB平台车型生产而新建的工厂,规划年产达到30万辆,将助力上海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车产业生产中心,大众电动化深度布局加速推进。德意志银行预计大众可能在2022年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车生产商。大众MEB平台定位中低端车型,MEB车型有望成为爆款。国内产业链上下游的公司将受益,相关公司包括精锻科技、国轩高科等。

自主车企的新能源开发现状与规划

世界头部品牌与合资车企之外,国内自主品牌与新势力车企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已经不可小觑。自主品牌一线车企几乎都拥有了自己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如吉利旗下诞生了开发高端新能源汽车的极星品牌;长城汽车旗下电动车品牌欧拉纯电动车已经行销车市;长安汽车早在5年前就发布了面向未来10年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成为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奇瑞旗下的蚂蚁汽车品牌今年北京车展已经推出首款蚂蚁纯电SUV;比亚迪则更不用说了,旗下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多年保持第一。广汽新能源的埃安纯电车风头强劲,上汽旗下新能源品牌R汽车推出了可以长途续航620公里的全场景出行的纯电轿车;北汽新能源已形成辐射全国的产业布局,?拥有多款选择的纯电车型。最近五菱汽车推出的号称人民需要的代步车纯电动宏光MINI创汽车销售记录,成为全球上市销量最快破万的新能源汽车。可以说,自主品牌车企在产业链转型的道路上正你追我赶,主要表现各有千秋——

长城汽车

在新能源大势下,长城汽车旗下蜂巢易创开发了发动机、变速器和电驱动协同创新的动力总成系统,并搭载于柠檬、坦克双平台上。另外,长城汽车的创新触角并不满足于只打造混合动力总成体系,还将构建涵盖传统燃油—混动—纯电动—氢燃料动力的清洁动力系统。

在混动方面,围绕发动机热效率从38%向43%的跨越,掌握了包括可变压缩比、动态断缸、快速燃烧、高能点火、废气再循环等一系列核心技术专利;混动变速器,则掌握了集成高效混动系统、超低粘度润滑油、高效应需执行系统和自主混动变速器软件控制等核心技术;超级集成电驱动系统,则自主研发了超8层扁线电机、TCU、高压转低压控制器、电机控制器等多项核心技术。这些核心技术的持续突破,为产品拥有多元化体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另外,长城控股旗下蜂巢能源和未势能源,分别专注于动力电池研发和氢燃料动力及储氢系统研发。两家公司凭借在纯电动和氢燃料动力核心关键部件的正向自主研发,已逐渐崛起为各自领域的行业技术尖兵,是长城汽车在新能源领域开疆拓土,披荆斩棘的坚实后盾。

吉利汽车

在吉利的新能源战略中,兼顾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三种技术路线,同时研发氢燃料电池汽车和甲醇汽车。战略规划提出,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要占吉利整体销量的90%以上,其中,插电式混动与油电混动汽车销量占比达到65%,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比达35%。目前吉利旗下,有枫叶、吉利新能源(几何)、领克、极星和沃尔沃,都涉足新能源领域。

在产品线布局方面,2019年吉利新能源产品线集中发力,覆盖轿车、SUV和MPV,价格跨越从12万到26万的区间,而这也是新能源车首次购车的主力区间。吉利未来所有车型都将实现电动化,其中基于FE和PMA平台推出纯电产品,同时基于CMA模块化及其衍生平台打造插混车型。

荣威汽车

作为中国最早发力新能源的车企之一,上汽荣威始终坚持走"技术派"路线,是国内唯一在"纯电动、插电强混、燃料电池"三大技术领域均拥有全球领先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2015年,上汽荣威前瞻推出"NetGreen绿芯"技术品牌,具备了完善的新能源体系与完整的技术储备,旗下自主研发成果更是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得到了国家级的认可,这也初步奠定了上汽荣威新能源科技领导者的地位。

同时,上汽荣威迅速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相继推出了荣威ERX5、荣威Ei5、荣威ei6、荣威MARVEL?X等一系列新能源汽车。凭借全方位高品质,上汽荣威新能源车型销量在车市寒冬中逆势上扬,今年前三季度,荣威Ei5私人端市场销量近万辆,登顶该细分市场纯电家轿销量榜首;荣威ei6成为20万以内唯一销量破万的插电混动车型。更难得的是,荣威新能源主销车型均价在15万以上,已在市场中站稳了中高端的定位,赢得了用户的信赖与认可。

面对2020+的新局势,荣威站在行业前端,放长眼光、不计小惠,主动拥抱机遇、承担"破冰"重任,不断为行业探索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更多可能性。绿芯战略沟通会中,荣威结合自身经验与前瞻洞察,提出"新技术、新设计、新模式",在产品实力、设计形象和服务创新方面齐头并进,将助力行业平稳度过短期承压期,进入潜力无限的未来阶段,与全球车企巨头同台竞技。

长安汽车

长安汽车启动"香格里拉",这是长安汽车发力新能源领域的全新战略,基于人、车、产业链和大自然问题的深度思考。2020年,完成三大新能源专用平台的打造;2025年,长安汽车将开始全面停止销售传统意义的燃油车,实现全谱系产品的电气化。另外,"千亿行动"表明长安汽车将在新能源产品研发领域、专有平台打造、动力电池领域以及在共享、充电设施和服务等领域全面加大研发投入,并到2025年,在全产业链上累计投入超过1000亿元,大力推进新能源战略的快速实施。

同时,长安将在与蔚来汽车、博世集团、宁德时代、滴滴集团、百度阿里腾讯以及车厘子等伙伴战略合作的基础上,通过合资参股、联合开发、产业链合作等多种合作方式,在电池能量密度研究、充电方式、电池成本控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研发、充电环境的建设、行业标准的建立、出行方案的提供、电商平台的运营、新能源品牌提升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度创新合作。

比亚迪

2020年10月21日,比亚迪携手正泰开启新能源战略合作新局面。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与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旨在储能、智慧轨道交通、半导体等领域开启深度合作。比亚迪与正泰达成共识,集中优势,积极探索有效的合作模式,共同开拓全球新能源发电及配套储能项目。

奇瑞汽车

目前,奇瑞集团在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物流车、新能源巴士、新能源专用车等领域已形成全方位布局。在新能源乘用车方面,奇瑞一直保持行业领导品牌优势,明星车型"小蚂蚁"是依托国内正向研发纯电平台、首款产销突破10万辆的纯电动汽车;在商用车领域,开瑞新能源品牌聚焦城配物流、支干线物流、网约车等细分市场,推出了一系列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新能源产品。随着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方向转变,奇瑞制定的2025战略中,在现有汽车业务规模的基础上,围绕新能源、智能互联、共享出行、海外业务,打造全新的"新能源奇瑞""智能互联奇瑞""移动出行奇瑞"以及"海外奇瑞"。

新势力品牌多多?后来居上羽翼渐丰

自主品牌之外,新势力车也不断创造新记录。最近,爱驰汽车就一脚跨进欧盟,以全球统一德系标准,赢得欧盟认证,顺利出口海外。北京车展,高合汽车以纯电动高端的定位与品质,征服业界。天美、天际等新能源品牌正跻身新势力的前沿。还有多家我们不熟识的新品牌正在走向市场。而今市场上活跃的捷足先登者也正纷纷壮大,各有新招——

小鹏汽车

小鹏汽车对于电动汽车发展的未来,有一个"双擎驱动"的理念,那就是"电动引擎"和"智能网联引擎",电动化是基础,数字化是本质。OTA的"智能进化"、融合感知的"智能交互"、L3级别的"智能驾驶"以及万物连接的"智能互联",这是小鹏汽车对智能汽车的完整解读。凭借小型SUV?G3与中高级轿跑?P7,小鹏汽车成为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中,唯一实现SUV与轿车双品类汽车销售的企业。

在"小鹏汽车智能日"上,详细解读将在小鹏P7上首次搭载的NGP高速自动导航驾驶。该功能从场景、架构、硬件等多个维度,都可称目前中国最强的领航驾驶系统。此外,小鹏汽车的自动泊车一直以来都是公认的中国第一,在此基础上,属于XPILOT?3.0的停车场记忆泊车功能——是首个可量产且不依赖于停车场改造的自主泊车系统——更将其能力从停车位扩展至停车场。在智能座舱方面,小鹏汽车从"最好用的驾乘智能"、"最便捷的车载交互"、"最广泛的生态接入"三个方面,以用户使用场景为切入点,以全球首创的全场景语音功能为核心,展示出"更懂中国"的智能实力。

2021年,第三代自动驾驶将成行业标配,小鹏汽车的NGP高速自主导航驾驶则是目前这方面功能的翘楚。小鹏汽车将在明年第一季度做一次超过2000公里的自动驾驶挑战,欢迎业内其他品牌或媒体伙伴共同参与,以硬核的比拼验证其领先实力。

蔚来汽车

蔚来是全球化的智能电动汽车品牌,旗下主要产品包括蔚来ES6、蔚来ES8、蔚来EC6、蔚来EVE、蔚来EP9等。目前,蔚来中国的业务已经全面展开,包括整车研发、供应链、销售与服务、能源服务在内的核心业务稳步推进。蔚来和江淮也已经正式启动了先进制造基地的扩建工作。随着蔚来中国总部的启用,蔚来会增加合肥团队规模,不断深化与本地供应链的合作,更加深度地扎根合肥,加快企业发展节奏。

哪吒汽车

哪吒汽车是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旗下的品牌,公司开发2个平台5款车型,覆盖A0-A+级主流市场,截至目前,首款量产车哪吒N01,中期改款车哪吒N01?2020款,以及第二款量产车情感科技纯电SUV哪吒U已上市销售。

爱驰汽车

爱驰汽车作为出口欧盟智能电动车规模最大的中国造车新势力企业,已先后完成了天使轮、Pre-A轮、A轮和B1轮等四轮融资,合计超过70亿元。旗下首款量产车型爱驰U5于去年12月上市,工厂自动化率可达到90%以上,目前正在进行改线工作,即将投产爱驰旗下第二款量产车型爱驰U6。随着爱驰U6的到来,爱驰汽车接下来的目标是要跻身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

小结:看了这么多家车企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发展,你又觉得哪家汽车企业在新能源上的“深度”与“广度”更强呢?这是一个新能源汽车的赛跑,中国队站在了赛道上并鸣响了率先奔向新目标的信号枪。这个新目标新信号,或许将引领世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或许让中国汽车产业冲向转型的前列。但一切,还得市场说了算。我们期待着,相信全球汽车业也都关注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只看丰田Mirai?别忘这几家中国企业

近日,外媒报道,日本丰田与中国一汽合作,投资12.2亿美元,在天津建造一座新能源汽车工厂。该工厂预计每年生产20万辆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汽车。目前,丰田还未透露其中纯电动、插混和燃料电池各自的生产比例。

据相关资料显示,这已不是第一次丰田在中国布局燃料电池相关项目了。最早于2017年10月,丰田就启动了氢燃料电池车MIRAI未来在中国的实证实验。2019年9月以来,丰田在国内布局了从燃料电池电堆,到燃料电池,再到燃料电池重卡示范应用的项目。

2020年1月,20辆氢能源公交车正式投入江苏常熟3路城市公交线运行。资料显示,该车是苏州金龙(海格)第五代氢能源公交,用丰田燃料电池电堆等核心零部件,上海重塑燃料电池系统,可实现-30℃低温启动,-40℃低温存储。

2019年12月,上海重塑、江苏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丰田通商(上海)有限公司三方达成合作,携手打造氢燃料电池重型卡车示范应用项目。

2019年9月,广汽集团与丰田签订《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进一步深化开展涵盖新能源车、节能车及智能网联车领域的全面的技术合作,包括在广汽集团及合资企业的车型上搭载燃料电池等。

除日本丰田外,日本本田、韩国现代也在国内积极布局:

2020年2月,韩国现代完成对四川现代汽车有限公司100%收购。资料显示,这是第一家合资车企转变为外商独资车企的案例。此前于2020年1月,韩国现代表示,基于在韩国和瑞士的经验,公司将在四川工厂生产氢燃料整车,进行本土化的研发,加深与中国合作伙伴进行氢燃料的互补,并通过租赁的模式进行运营和落地。公司表示,将在2030年完成在中国投放1000辆氢燃料汽车。

2020年1月,江西五十铃汽车有限公司与本田联合开发氢燃料电池卡车。资料显示,这也是本田首次向外部公司提供其燃料电池系统。

氢云链研究表明,2019年,中国燃料电池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初步掌握了燃料电池电堆与关键材料、动力系统与核心部件、整车集成等核心技术;部分关键技术实验室水平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是,中国燃料电池在工程化、产业化与总体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外资企业资金与技术的引进,可能会加快中国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步伐,但同时也可能是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毒药。

氢云链认为,国家有关部门可参考国际上有效的氢能与燃料电池项目管理机制,研究制定促进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的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国家战略导向,开展规范的顶层设计,防止低水平企业盲目开展低水平重复建设。对于企业来说,需加强研发投入,确保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才能确保在行业内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可为中国在燃料电池技术领域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汽车之家?行业]?在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似乎形成了这样一种默契:囿于政策、技术、成本和商业模式等多个因素,我国优先发展氢燃料电池商用车,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则被看作“储备性”路线,多年来不温不火。

即便早在12年前,我国就有氢燃料电池乘用车亮相,但是它们始终没有被投向市场,甚至连“试错”的机会都没有。难道,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在中国市场没有前景吗?未必如此。

沉寂多时的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正迎来一次产业小高潮。近两月来,长城、广汽、宝马等多家整车企业陆续发布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相关规划。其中,广汽将在2020年内开展示范运营。多年来在商业化道路上缓速发展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开始进入实质性运营阶段。

■?燃料电池乘用车产业“小高潮”

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这次“挣”回了一些面子。

此前,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先发优势似乎都在国外企业。2014年12月,丰田汽车推出首款量产氢燃料电池轿车丰田Mirai。彼时,丰田汽车公司Mirai燃料电池车开发负责人田中义和称,丰田之所以在2014年底将Mirai推向市场,与日欧美等国对氢燃料电池汽车达成共识有关。同时,相比2008年,氢燃料汽车开发成本降低了95%。

2015年前后,日韩系和欧美系车企不断公布氢燃料电池乘用车。严格来算,早在2013年12月,现代就推出量产现代ix35?FCV车型;2016年本田推出CLARITY车型;2017年戴姆勒也推出全新氢燃料申池GLC-CELL概念车。

『丰田Mirai』

反观中国车企,则没有像丰田、现代和本田那样开展实质性进展。2014年上海车展,上汽亮相第四代荣威950插电式燃料电池汽车,最大续航里程400km。2016年,奇瑞在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展示了一款艾瑞泽3燃料电池增程电动车,增程模式下可实现续航350km。不过,这仅是上汽和奇瑞的技术性展示。

2020年到来,中国车企在氢燃料电池乘用车领域的不同以往的动作,让人感受到了一波产业“小高潮”。

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三家整车企业陆续发布氢燃料电池乘用车规划,并提出量产车型上市。7月20日,长城汽车发布“柠檬”平台。“柠檬”平台车型将匹配第二代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续驶里程可达1100km。根据规划,长城汽车首款氢燃料整车平台将在今年年内推出,并于2022年展示小批量氢能源车队,2023年推出成熟的燃料电池乘用车车型。

『广汽新能源Aion?LX?Fuel?Cell在广汽科技日首发亮相』

广汽也紧随其后。7月28日,广汽首款氢燃料电池车Aion?LX?Fuel?Cell在广汽科技日首发亮相。而这款车型也不单纯是展示车,广汽在今年年内投入示范运营。

造车新势力中也有燃料电池技术的簇拥者。8月10日,爱驰汽车在山西高平举办甲醇重整制氢燃料电池技术奠基仪式,旗下甲醇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生产基地正式动工。工厂投资额20亿元,建成后可实现年产8万台/套甲醇制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

除了上述企业之外,初步统计,包括海马、云度、红旗、上汽大通、长安等车企都开始在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进行布局。可以说,从氢燃料电池乘用车领域布局情况来看,目前中国车企数量最多。这会是中国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崛起的开始吗?

■?为什么要搞燃料电池乘用车?

首先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一定要搞氢燃料电池汽车。

我们来看看我国面临的能源问题。有几组数据:一、目前我国70%和40%以上的石油、天然气都依赖进口;二、2019年我国碳排放量占全球29%;三、我国可再生能源占比约为14.86%,“三弃”(弃风、弃光、弃水)规模约为515亿度电;四、我国燃煤发电效率水平在38%-45%之间,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约为0.506吨标准煤/万元,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

中国曾向世界承诺,2030年碳排放量将达到峰值。如何完成这个承诺?发展氢能产业是实现去碳的有效途径。当氢与氧发生反应之时,最终生成的便是水,无碳、无色、无味。

从大战略上来看,“去碳从氢”是未来必然趋势。当然,落实到具体产业,具备规模化优势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必不可少。如果没有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带动,中国要兑现2030年承诺,恐怕要打一个折扣。

再看看燃料电池汽车的优势。氢燃料电池汽车(Fuel?Cell?Vehicle,FCV),简而言之就是以燃料电池产生的电能为驱动力的新型电动汽车。相比传统汽车,FCV具有对环境零污染,加氢只需几分钟,续航里程足以满足用户需求。仅从产品本身来看,FCV优势十分突出。

其实,中国车企也从来没有忽视过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2008年开始,中国车企就在氢燃料电池乘用车领域不断投入。上汽、奇瑞、一汽、北汽、长城、爱驰等车企都展示过燃料电池乘用车产品。初步统计,2008年以来,国内市场先后出现20多款燃料电池乘用车。

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中在商用车领域,也是不争的事实。同济大学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研究所所长章桐教授如此解释,从技术角度来说,在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技术还不太成熟的时候,发展商用车难度相对较小。乘用车对相关零部件技术成熟度要求更高,推进难度也更大。

另一个原因便在于国家政策导向。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集中公共交通、物流板块,这样国家管控难度较小,从补贴角度来看也更容易操作。再加上地方力量的介入,公交车这样的区域性、公共属性强的产品,更成为重点支持的对象。

因此,有人认为我国乘用车更适合走纯电技术路线,大可不展氢燃料电池乘用车。

这个观点有失偏颇。我们从商、乘车型占比来看,截至2020年6月,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了2.7亿辆,其中载货汽车仅为2944万辆,即使再加上公交车辆,商用车保有量占比也不高。

如果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仅拓展到商用车领域,那么整体市场容量将十分有限,这对我国节能减排贡献度远远不够。其次,未来加氢站基础设施利用率也会偏低。再则,氢燃料电池技术能否经得起考验,也必须深入私人消费领域。

从国际经验来看,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的市场成绩也有目共睹。2015年以来,韩国氢燃料电池乘用车销量持续上涨,2018-2019年期间更是大幅增长,其中2018年同比增长达到509.8%;2019年销量突破4000辆。日本氢燃料电池乘用车销量则在2017、2018年下滑后,2019年实现回升,2020年也将预计处于稳定回升趋势之中。

我们再以现代Nexo氢燃料电池车型销量数据为例,2018年,现代共计售出966辆Nexo;2019年达到了4987辆;2020年上半年销量为3292辆。现代汽车方面预计,该款车8月销量或将超过1万辆。

『现代Nexo将会是全球第二款销量过万的氢燃料电池乘用车』

这么来看,氢燃料电池乘用车走向市场,虽然暂时还不能称之为成功,但也算小有成就,至少获得了一次经受市场检验的宝贵机会。

■?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瓶颈在哪里?

当然,发展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并非易事。

戴姆勒不久前就宣布,终止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研发。这意味着,这项自2013年起与福特和日产公司合作开发的项目宣告停止。戴姆勒放弃燃料电池项目,核心原因就是制造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的成本太高。

横亘在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的第一道难题就在于成本。乘用车作为直面消费者的产品,价格是决定其购买的重要原因。有机构对氢燃料电池汽车造价进行了初步统计,一辆燃料电池车的价格是锂离子电动车的1.5倍到2倍,是燃油车的3-4倍。如果氢燃料电池乘用车成本依旧居高不下,未来也将很难有市场。

基础设施是氢燃料电池乘用车面临的第二道障碍。如果未来由于加氢站布局不足,是不是也会出现类似纯电动汽车的充电难问题呢?截至目前,我国运营中的加氢站有59座,建设中的加氢站53座,规划建设中的加氢站20座,推动非常缓慢。

技术问题当然也不容忽视。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副教授马天才说,从产业链上看我国氢燃料电池发展,整车水平、系统水平和国外差距不大,不过越靠底层的关键材料越薄弱。

比如,电堆占氢燃料电池系统总成本25%以上,其核心材料几乎全部依赖国外厂家;在催化剂领域,国内消耗量是国外3-5倍,且主要来自国外企业,国内仅有几家企业可小批量生产;此外,质子交换膜、膜电极等,都主要依赖国外企业供应。

不过,我们认为氢燃料电池乘用车产业迎来了春天。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林琦把全球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大致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燃料电池乘用车的开发阶段,包括丰田、本田、奔驰等乘用车企业牵头的燃料电池技术开发,为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实现很多技术难题的突破。

第二个阶段为燃料电池商用车的开发阶段。过去三四年时间里,全球范围尤其是在中国市场,燃料电池商用车保持快速增长。无论是整车企业还是零部件企业,大家都把目标和未来逐渐看向了长续航、高重载的商用车方向。

第三个阶段,也就是从2020年起,是燃料电池汽车新征程的开始。氢能应用在全球的发展趋势逐渐明朗,商业化的场景已逐渐实现落地,且在持续开拓过程中。

为什么说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走向了新阶段?林琦从四个维度解释,第一个维度是壳牌、英国石油公司、中石化、中石油等能源端企业进入氢能行业,着手基础设施建设;第二个维度是从产品端看,多家主流汽车公司、零部件公司也开始着手产品规划;第三个维度是从应用场景端看,越来越多氢能商业化公司也纷纷入局;第四个维度来自于政策和扶持。

可以肯定的是,我国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发展形势正在向好。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中,针对燃料电池汽车取“以奖代补”方式,对示范城市给予奖励。《广州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0)》中就提及,广州市燃料电池乘用车将主要在出租车、租赁等公共出行领域进行投放,并在2022年达到百辆左右投放数量。

从近期来看,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示范性运营,或者用租赁形式进行推广,将是一个合理选择。长期来看,随着示范运营规模逐步扩大,成本进一步下降,氢燃料电池乘用车走向普通消费者,只是时间问题。

尽管如此,这一切也不会来的那么快。按照章桐的预测,氢燃料电池乘用车要达到一定的规模,还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也就是说,至少要5年左右时间,消费者才有可能小规模购买。(文/汽车之家?李争光)

文章标签: # 燃料电池 # 汽车 # 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