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车上市 新车上市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的军等级,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

tamoadmin 2024-05-19 人已围观

简介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更何况是1300多亿!曾经风光一时的华晨汽车,如今陷入巨大困境。10月,格致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对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重整,案件编号(2020)辽01破申27号。这起因债务违约引发的破产申请,或许将成为压倒华晨汽车的“最后一根稻草”。至此,华晨汽车丢掉昔日的荣耀,加上金杯、中华等自有品牌也不再风光,而累计负债却已经超过1300亿元,呈现积重难返之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的军等级,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更何况是1300多亿!曾经风光一时的华晨汽车,如今陷入巨大困境。

10月,格致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对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重整,案件编号(2020)辽01破申27号。这起因债务违约引发的破产申请,或许将成为压倒华晨汽车的“最后一根稻草”。

至此,华晨汽车丢掉昔日的荣耀,加上金杯、中华等自有品牌也不再风光,而累计负债却已经超过1300亿元,呈现积重难返之势。

华晨汽车前身是沈阳汽车工业公司,从制造十座金杯面包车起家,打下了一片大好基业。

1988年5月,沈阳汽车工业公司改制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并开始股份制的探索。但是,上世纪90年代的国企改革,让正在意气风发的金杯汽车遭遇当头一棒,随后仰融介入,在一番资本运作之后,金杯汽车借壳华晨汽车,在美国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海外上市公司。

在大刀阔斧的改革之后,金杯客车销量猛增,在轻型客车市场表现强劲。中华轿车也作为自主品牌的中高档轿车产品,名声赫赫。

凭借先进的制造实力,华晨汽车赢得了宝马的认可。2003年,华晨汽车和宝马集团合资成立华晨宝马,双方各自持股50%。

与宝马的合作,让华晨汽车获利颇丰,发展迅猛。作为辽宁重点国有企业,华晨汽车集团拥有拥有4家上市公司,分别是华晨中国(01114.HK)、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600609.SH)、上海申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600653.SH)和新晨中国动力控股有限公司(01148.HK)。

宝马的技术,迅速推动华晨汽车的发展。但是,由于对合资公司的利润过度依赖,华晨汽车旗下自主品牌造血能力不足,一扬一抑之间,埋下了衰败的伏笔。

时至2019年,华晨汽车利润67.62亿元。其中,华晨宝马贡献76.26亿元,华晨其他业务亏损8.64亿,实打实的“外强中干”。

随着宝马集团增持华晨宝马股份已成定局,华晨汽车将来无法再将华晨宝马营收合并到自身财务报表中。而失去华晨宝马的利润支撑,华晨汽车将不得不面对一个巨亏的局面。

面对上千亿元债务的巨大压力,华晨汽车想要触底反弹,难度极大。

作为传统造车企业,作为一家“明星”国企,华晨汽车该如何自救?真的很难解!

国内汽车市场,一直以来都是外资品牌强自有品牌弱。在汽车消费市场发展中,自主品牌依靠质优价廉赢得了市场。

随着国内汽车消费不断升级,外资品牌不断下探,自主品牌的市场空间被挤压,夏利、海马、富康、中华、力帆等正在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只有吉利、哈弗、长安、奇瑞、五菱等依旧坚挺,却也是艰难的挺着。

2020年1-10月的汽车品牌销量榜上,自主品牌中吉利排名第五,哈弗排名第七,看似名次还可以,但是累计销量与合资品牌相比差距仍然不小。

今年前10个月,大众、本田、丰田位居三甲,大众累计销量200万+,本田、丰田累计销量100万+,不仅展现出对市场的强大统治力,也对自主品牌施加了巨大的压力。

就拿夏利来说,曾经风靡街头,牢牢刻在一代人的记忆中。但是,由于造血能力不足,新车型不给力,只能无可奈何地走上重组之路,但是,经过一轮轮“卖卖卖”后,一汽夏利的优质资产纷纷易手,但是局面却始终未能好转。

2019年,一汽夏利与博郡汽车达成合作,一方出资质,一方出资金,意图打造新能源车,这个看似不错的出路,随着博郡汽车的倒下被堵死。

从国民车到过气车,一汽夏利走过了过山车式的发展历程,如今只剩下一个空壳。

缺核心技术,缺研发资金,竞争力下降,最终失去市场,成为许多传统汽车企业被淘汰的常规路径。

更为可悲的是,即便有前车之鉴,后来者依旧不足回旋,只能被裹挟着向前,直到跟不上时代步伐,怆然倒下。

随着汽车新四化进程的加速,汽车产业面临百年未有的大变局,新势力、跨界者接踵而来,只有掌握全新造车平台,拥有强大资源整合能力的车企,才有机会最终胜出。

对于传统造车企业来说,诸多路径相似的个例串联起来,得出了一个显见的结论——不创新,不发展,注定被抛弃。

华晨汽车的困境在于居安不思危,未雨不绸缪,只想守着华晨宝马得过且过。但是,宝马的股份增持行动打破了华晨端了近20年的“金饭碗”。

背着1300多亿元的负债,不管华晨汽车能否破局,都注定其成为中国车市“新样本”。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近日,小鹏汽车公布了其2022年第四季度以及全年财报,同时在电话会议上,小鹏汽车CEO何小鹏也在接下来的电话会议中,透露出了更多的信息。这一场长达90分钟的电话会上,何小鹏也向外界传达出了信心与规划。

2022年还算滋润?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财报数据方面的信息

2022年,小鹏汽车总交付量为120.757辆,相较于2021年,增长23、0%。

2022年总营收为268.6亿元,较2021年的209.9亿元增长28%。2-22年净亏损为91.4亿元。

2022年第四季度,总营收为51.4亿元,同比下滑39.9%,环比下滑24.7%。在第四季度,小鹏汽车交付了22,204辆汽车,同比下滑46.8%,其中,小鹏G9 第四季度交付量为6189辆。

在财报、其他方面的营收为4.8亿元,同比增长29.9%,环比降低17.7%。季度销售成本为47亿元,同比下滑37.7%、环比下滑20.4%。

季度毛利率为8.7%,季度研发费用为12.3亿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小鹏汽车手握382.5亿元资金。

交付量正增长、节流见效

从整体财报来看,小鹏汽车展现出的信息有喜有忧,首先我们来看忧的一面。

2022年第四季度,G9的出师不利,和上市之初的口碑争议有着很大关联,而值得欣慰的是,小鹏G9在12月的交付量达到4020辆,环比增长160%,可见产能正在爬坡。同时,在财报电话会议上,何小鹏也提到今年将继续投资两大生产基地,并打造三个车型平台,提高交付能力。

在积极信号方面,小鹏2022年第三季度提出的降本增效,初现成果,第四季度,小鹏营业成本46.95亿,同比减少37.67%,也低于第三季度的75.33亿元,从各项数据上来看,销售、管理成本都有所下降,只有研发费用投入增加。在3月17日财报会发布当晚,小鹏美股股价高涨,一度涨逾13%,最后收盘6.12%。从股价走高来看,市场也对小鹏的未来充满希望,而在财报电话会上,何小鹏一再提及的规模效益、产能增长以及成本控制,在某些方面也得到了投资者的信任。目前,小鹏汽车需要做的,是如何兑现自己的承诺,满足市场对于小鹏汽车的期望。

在财报会议中,何小鹏提到,在过去的技术研发中,主攻性能和功能,而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小鹏汽车的研发能力会体现在保持性能的同时,大幅降低成本,并通过技术创新、配置优化等手段,使车辆的硬件含动力系统成本下降约25%。

而将在今年上海车展上亮相的小鹏G6,也会采用一体式压铸,整车PACK通过新方法可以降低40-50%的成本。电芯也将会采用平台化设计。在成本上也还会有大幅度的下降空间;2024年,XNGP硬件和软件的Bom成本也将下降50%。同时随着各种原材料价格回归合理水准后,相信小鹏也将会触底反弹,带动利润、营收上升,对此,小鹏汽车也计划在2025年实现利润转正。

而目前,小鹏还有2年要扛,小鹏汽车是否有足够的防御呢?在上边我们提到,截至2022年底,小鹏手握383亿现金,相较于21年底的435亿,一年内烧了52亿,按照这个烧钱速度,小鹏扛个3、4年并不是什么问题,也能够保证正常经验和新品推出的节奏。

改革如火如荼 不破不立

相信关注汽车行业的各位都知道,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小鹏内部的改革如火如荼,改革涉及到人事、组织架构、品牌宣传等,而在这次财报会议上,这些信息也都被放到台面上供大家讨论。

第一个问题是 王凤英的空降 给小鹏汽车带来了什么改变?

自从王凤英接任小鹏汽车总裁之后,主要负责产品规划、矩阵和销售体,尽管王凤英来到小鹏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但是小鹏内部,已经发生了不少实质性的改变。

第一,有相关媒体报道,小鹏汽车营销体系已经完成变革,在内部组织管理结构上,汽贸和UDS两个渠道完成合并,销售体系上,全国两大渠道的销售大区撤除,并在全国重新划分了20余个销售小区,每个小区内的直营门店和授权经销商均由小区负责人主管。

而之前,小鹏汽车在终端网络上采用的是“自建直营+授权经销商加盟”的混合模式,其中,直营渠道在小鹏汽贸之下,而授权经销商在UDS之下,而这两个组织在框架上有属于平级关系,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系统内耗问题。

例如,自营店和加盟店有的时候会出现“抢客”现象,有不少的小鹏用户表示,在下订之后,曾接到过“劝退”电话,称在直营店购买,售后和服务更有保障,而加盟店,则能够为用户争取更多的福利。

通过此次调整,在组织架构上,小鹏汽车消耗了两个团队的竞争关系,有助于减少内耗,增强效率。

第二 在完成了渠道组织架构的优化整合后,何小鹏也表示,将会继续对自营+授权渠道模式坚定地推进,同时,授权点的比例会相对的提高。目前小鹏直营和授权店的比例约为7:3。

此外,何小鹏也表示未来将会积极拓展三四线城市的布局,渠道主要通过合作伙伴来做,这样也可以让小鹏以更少的成本获得更快的扩张速度,未来,小鹏汽车也可以在产品规划上,考虑更多适合三四线渠道销售的车型。

这样的操作,我们也能够看出小鹏汽车将会在下沉市场抢客,把销量搞上来。实现规模效应。但是,这样的做法,似乎有些传统品牌的样子?但是换个角度想,出身于传统品牌的王凤英,为小鹏带来传统行业的思维,也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除了王凤英给小鹏带来的改变以外,何小鹏本人自己也有了不少的改变,我们都知道2022年Q3季度之后,何小鹏将更多的重心从生态企业放回到小鹏汽车,并亲自下场捏造爆款。例如为了能够更多的在产品规划、设计上,围绕用户可感知到的价值和差异化来进行创新,何小鹏开始亲自掌管设计部分,并同时打造三个造型前段团队进行创意竞争。

此外,在组织架构上,何小鹏表示从今年2月开始,小鹏汽车的设计团队、研发、生产、供应链和组织管理团队、流程制度团队都直接向何小鹏本人汇报,以此提高规划能力、决策效率等。

电动EV:初见成效 未来仍需继续努力

尽管财报数据并不亮眼,但是财报会议结束后,小鹏美股股价上涨,也证明了资本市场对于小鹏汽车的自救态度表示认可,那么未来小鹏汽车的路要怎么走呢?

短期来看,P7i的表现也将会影响到公司接下来的业绩,此外电池材料的降价,也有助于缓解小鹏汽车的盈利压力。根据小鹏官方透露的消息来看,自P7i上市以后,门店的客流量和订单量也有了明显上升。G9的口碑也在逐渐积累,订单量也获得了稳步增长,G9也有希望成为马拉松型的长跑选手。

长期来看,目前汽车市场的动荡很严重,首先是燃油车被逼无奈挥出了一通乱拳,带领行业进入了火热的价格战,另外是特斯拉新的制造工艺,在将来,也会给特斯拉带来更大的降价空间。

除了外忧,内患自然也不能忽视,首先是产品力能否更加抓住用户的心,还有小鹏一直以来高举的“智能化”大旗,在今年能否在落地速度规模、产品体验上赶超对手。

何小鹏也表示,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上,都将会有所改变,届时,我们在一一考验。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电动EV,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文章标签: # 汽车 # 小鹏 # 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