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车上市 新车上市

蔚来汽车股权结构雷军_蔚来汽车股权分布

tamoadmin 2024-07-06 人已围观

简介1.小鹏汽车有雷军股份吗2.解谜吉利投资蔚来“绯闻”背后的真相3.雷军官宣造车后续 蔚来/理想/小鹏/比亚迪众老板齐聚小米总部这一切都要从雷军接连退出多家小米关联的子公司,卸任自己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和执行董事的身份说起。雷军退出小米一时间在网络上引起热议。雷军卸任的这些公司,其中包含了小米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小米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珠海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和广东小米科技有限责

1.小鹏汽车有雷军股份吗

2.解谜吉利投资蔚来“绯闻”背后的真相

3.雷军官宣造车后续 蔚来/理想/小鹏/比亚迪众老板齐聚小米总部

蔚来汽车股权结构雷军_蔚来汽车股权分布

这一切都要从雷军接连退出多家小米关联的子公司,卸任自己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和执行董事的身份说起。雷军退出小米一时间在网络上引起热议。雷军卸任的这些公司,其中包含了小米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小米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珠海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和广东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等。这一下子可以说把小米手机等其他电子产品相关的公司全部卸任退出了。

加上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司马南怒怼联想事件,柳传志被推上风口浪尖,打上了卖国贼的标签。而此前雷军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自己的偶像是柳传志,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管理公司的技巧,两件事结合在一起,雷军这些卸任的举动就不得不让人引发联想。他这是准备跑路了吗?难道要跟进自己的偶像准备投身美国,网络上不少人为雷军卸任的事情对他骂声不断。

其实雷军只是卸任了和小米有关联的子公司,小米集团和小米科技这些总公司董事长和法定代表人依旧还是雷军。小米公关部的总经理回应:这只是正常的人事调动,雷总后面是要把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去放在造车创业上。小米官方的回应是很正常的,也在意料之中,这是所有事情叠加在一起。资本市场并不认可这份回应。小米集团的股价跌幅超过了百分之三,市值蒸发4000多亿,直接创出近十六个月以来的新低。

网友也不卖账,说事出反常必有妖,但对于雷军的这些谩骂并不能改变他要再次创业的心。要知道,雷军虽然身兼四家公司,但在小米集团最初创业初期,雷军也是选择退出金山和手上的所有工作来专注于小米的手机发展的认真用心专注于一件事的效率,怎么都要比同时很多件事方方面面都要关注来的。

已经五十二岁的雷军选择在退休前再次创业造车。这次创业成功了,自然皆大欢喜,失败了,那就可能成为雷军创业生涯中的一个败笔。首先是他的年龄上来了,小米集团的业务有很多,雷军实在是分心乏术,所以才选择不再负责手机、电脑和平板这些电子产品方面的业务。以后小米手机的发布会我们可能也不会再看到雷总出现了。雷军的卸任,一方面是专注造车,另一方面就是放出权力。小米发展这么多年,高管们也有了能力接管,来到放权的时候了,卸任对雷军唯一的影响,就是以后不用再出席子公司那些重大会议做决策了,实际上这些公司的控股人还是的小米。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也成了互联网公司发展的一个方向。为了造车,雷军压上了自己大半辈子以来所有的荣誉,一旦失败,之前努力的所有结果都可能化为灰烬。只是不知道。在汽车方面,雷总想要走哪个路线,会不会继续和小米手机一样,通过性价比打入市场?

如果是要走低价的路线,那很有可能会对标马斯克的特斯拉汽车造出来的车,拥有特斯拉相似的造型和配置,然后价格比特斯拉便宜。这种时候大众到底是要选择特斯拉还是选择小米就有的争论了。有人喜欢马斯克的疯狂,就会有人喜欢雷军的时代,但在汽车这条路上,想要走曾经性价比的那条路还是很难的。具体到底如何,我们还是只能等待雷总的结果出来才知道,现在一切都只是猜测罢了。

随着时间一点点流逝,雷总造车也进入了紧迫的时期,汽车生产的过程需要很多东西。车间的每一项工程也需要盯着,还要自主研发自动驾驶的算法,眼瞅着还要完成2024年量产的交付进度。到了关键的时刻,雷军只能亲自介入,亲自去监管每一个环节,确保不会出错。

小米集团整体的投资运营都在围绕着小米造车进行调整。这种情况下,雷军的职务跟着做出调整也是非常合理且正常的。小米汽车的创办过程,目前来看,和当初的小米集团非常的相似。不管是在产品定义还是人才招募,亦或者是整体思路上,人不轻狂妄少年,问心无愧。真君年轻的时候热血沸腾,艰苦创业,到了五十多岁,依旧可以选择再热血一次,期待他能够造车成功的那天。大家对此怎么看?

小鹏汽车有雷军股份吗

文 | 南方

编辑 | 美龄

最近这段时间,关于造车的话题真的层出不穷。

首先是小米,一直否认造车的小米还是没有逃过“真香”定律,雷军高调宣布造车,并揭秘定位中高端的小米首款 汽车 将在3年内推出;据悉滴滴也已经开始启动造车项目,负责人是滴滴副总裁、小桔车服总经理杨峻;就在前两天,华为与北汽、长安、广汽等厂商以“Huawei Inside”的方式合作的首款Huawei Inside(HI)智能纯电轿车ARCFOX极狐阿尔法S正式发布,华为“造车”顺利迈出第一步。

而几天前,雷军与造车新势力、互联网大佬聚会的照片也一度引发轰动,与他一起合影的是小鹏 汽车 创始人何小鹏、蔚来创始人李斌、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理想 汽车 创始人李想。正因如此,“雷军成立造车者联盟对抗燃油车”的言论在网上流传开来。

其实这只是华夏同学会的例行聚会,今年恰巧是雷军做东,而且时间点选在了小米官宣造车之后。这次同学会的参与者还有红杉资本沈南鹏、美团创始人王兴、滴滴创始人程维、万向集团总裁鲁伟鼎,以及地平线创始人余凯等等一众投资圈和互联网圈的大佬。显然,此次“同学会”的举办,让众多企业家对未来新能源 汽车 内容展开探讨,这不仅将为国内新能源车企在未来发展上形成共赢,也将为小米集团进军造车领域提供更多意见。

雷军宣布小米进军智能电动 汽车 时说的话,颇为壮烈,“这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愿意押上人生全部的声誉,亲自带队,为小米 汽车 而战。”在新能源车的第二波战事中,智能电动 汽车 企业整合资源,抱团取暖的确十分务实且必要。

官宣造车简单,但真正要造一台车其实并不简单。造车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面对这个难度几何级上升的红海领域,不可控因素实在太多。李书福当年回应造车时曾经说过, 汽车 就是“四个轮子加上两个沙发”。而智能车大行其道的新赛道上, 汽车 似乎要变成“一部手机加上四个轮子”了。

2014年,雷军作为法人的顺为资本以创始投资人的身份参与到了蔚来 汽车 的创办,同年成立的小鹏 汽车 ,也获得了顺为资本的投资。中国新能源 汽车 的三家龙头企业,雷军一人就投了俩。紧随其后的2015年,小米开始申请各种 汽车 专利。

作为特斯拉最早一批车主、蔚来 汽车 和小鹏 汽车 的早期投资人,雷军坦言,过去几年,小米高管会上也讨论过几次 汽车 业务的话题,但那个时候,小米的主题是补课,首先要做的是把手机业务做好,先稳固手机的基本盘,所以主要是通过投资的方式,参与电动 汽车 产业的发展。

“讲实话,一开始,我心里是不愿意的。手机业务好不容易才重回世界第三,这一仗还没真正打完,做车会不会分心?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时代的大潮面前,我们将何去何从?”雷军回忆那段时间,表示自己白天会想到10个必须做的理由,到晚上冷静下来,又可以列出10个不能干的理由。

如今,新能源 汽车 产业处于风口之上,前有一众造车新势力慢慢煎熬即将出头,还有恒大来分一杯羹,百度、苹果等 科技 巨头的入局,更是为火热的新能源添了一把火。作为最早提出“风口”理论的雷军,终于还是决定下场了。

做这个决定之前,雷军经历了非常痛苦的抉择。他说,他想起当初创业时的处境,当时巨头林立,小米一无所有,但依旧能够成就今天的地位;而小米如今已经是世界五百强,有什么值得害怕的;所以,问题的根源在于小米是不是还有当年的勇气和决心。

雷军的决定将关乎小米未来十年的发展,过去的75天里,雷军每天都在思考,最后,在经过85场业内拜访沟通、与200多位 汽车 行业资深人士的深度交流,4次管理层内部讨论会,2次正式的董事会后,雷军决定小米正式进军智能电动 汽车 市场。

有千亿现金储备、有完善的智能生态的小米,已经不用考虑新能源 汽车 这个方向是否正确,它要考虑的是,造车这件事,到底能不能做好。小米集团在公告中表示,小米将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 汽车 业务,首期投资为100亿元,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

智能 汽车 对于小米来说,是必须要走的一步,也是小米的智能生态中必不可少环节。小米拥有全产业的生态布局,智能 汽车 能够将小米在手机、 汽车 、家居等智能生态链上的全部产品打通,不仅为小米智能家居硬件提供了向外延伸的空间,更是为以“小爱同学”为代表的语音交互等软件提供了全新的应用场景。

在未来智慧出行的场景中,小米以高品质的智能电动 汽车 构建的全新业务版图,能够带动全品类业务的提升,商业逻辑会形成一个真正的闭环,实现当初所期望的“万物互联”的愿景。雷军这一步棋,不可谓不高明。

广泛的用户群、丰富的生态链产品、庞大的数据积累,让小米在对用户的理解方面,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这也让雷军对进军造车业务的决心很足,而小米充足的资本也让他有底气撑得起那句“这个决定意味着我们要做好全力冲刺至少5-10年的准备”。因为雷军清楚,只有在技术上的长期积累,才能带来核心领域的突破创新,和产品上的集中输出。

但雷军接下来面临的挑战,依然是巨大的。相比智能手机,智能 汽车 产业要复杂的多,供应链也更长,这些都是小米缺乏的。而且造车作为重资产业务,势必会对小米的主业和营收带来较大的负担,一旦影响到主业,投资者是否愿意为此买单呢?

马斯克曾说过,做一个企业家就像吞玻璃和凝视着死亡深渊一样。虽然造车初级阶段可能遇到的难题对于有着丰富经验的雷军和雄厚资本的小米来说都并不是问题,但在 汽车 量产之后,还有包括产能效率、交付时间、安全问题等一系列曾让新能源车企折戟的难题等着他们。

就连雷军自己也在发布会上感慨,“每一次进入新的领域,过去的知识、经验、声望、荣誉,大部分都清零了,你能依靠的,只有一颗一往无前的心。”

毋庸置疑,这是一个属于智能 汽车 的时代。对于雷军而言,小米造车的目的和初心是,用高品质的智能电动 汽车 ,用全球用户享受无所不在的智能生活。眼看特斯拉负面消息愈演愈烈,大家对于国产智能电动车的期盼望眼欲穿,希望雷军和小米能够不负所托,毕竟更艰难的征程,其实才刚刚开始。

解谜吉利投资蔚来“绯闻”背后的真相

有的。早在 2015 年和 2016 年,雷军就通过其创立的顺为资本先后投资了新能源造车公司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尽管雷军在两家公司上市时的持股份额均不到 5%,但在小鹏于 2019 年 11 月进行的 4 亿美元 C 轮融资中,小米又通过旗册在英属维尔京群岛的 Fast Pace Limited 公司投资了 5000 万美元。

雷军官宣造车后续 蔚来/理想/小鹏/比亚迪众老板齐聚小米总部

2月18日,一则吉利汽车计划投资3亿美元入股蔚来汽车的消息立刻引起广泛关注。尽管吉利汽车和蔚来汽车都表示不对此置评,但舆论似乎仍然愿意相信这一传闻的真实性,甚至有媒体表示双方已经确定合作细节。对此,汽车预言家在采访多位产业投资、经济领域人士后获悉,吉利3亿美元投资蔚来汽车是不符合产业投资规律、没有投资价值的行为,基本可以认定是不实消息。

汽车预言家梳理发现,从去年开始,蔚来就已经传出和北汽,广汽、上汽等产业资本洽谈融资,但现在为止都停留在了“流言”层面。针对又一次关于蔚来汽车的融资“绯闻”,采访中多位人士指出,蔚来汽车近几年从投行、政府再到产业的融资轨迹,表明这家企业善于运用资本杠杆化解资金危机,尽管目前李斌掌控的蔚来汽车既没有兜售迹象,也保持了较为稳定的估值,但失衡的投入产出比是摆在蔚来汽车面前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

为什么吉利3亿投资蔚来不符合汽车产业投资规律?究竟是谁在不遗余力的将吉利和蔚来相互联系?蔚来近几年来的融资路线是什么?李斌为什么从BTA到地方政府再到汽车产业寻求融资?摆在蔚来汽车面前必须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是此次蔚来融资绯闻之外需要搞清楚的问题。

1

吉利投资蔚来是“绯闻”

2月18日,针对吉利3亿美元投资蔚来汽车的消息,多位投资与企业运营人士分析了不属实的原因:

一、从目前蔚来的经营状况来看,吉利获得蔚来股权不足10%,仅为第三大股东,既不能得到企业管理权,也没有运营价值。

蔚来汽车股权架构对比

根据资料显示,蔚来在上市后设置了ABC的股权架构。通俗来讲,蔚来的A类股票每股可投1票,B类股票每股可投4票,C类股票每股可投8票。A、B、C类三类股票的持有人除表决权和转换权不同外,其他方面享有同等权利。

值得注意的是,持有C类股票的只有李斌1人。根据此前蔚来IPO文件,李斌目前在蔚来的持股比例为14.5%(包含少于0.01%的A类股票),控制约48.3%的投票权;与此同时,持有B类股票的只有腾讯1家,持股比例为12.9%,拥有21.5%的投票权。

汽车预言家在蔚来的IPO文件中发现,“蔚来IPO文件明确规定B或C类股票可以由持股人转换为A类,但A类不能转换为B、C类股票”。这意味着1股8票的C股只专属于李斌1人,而1股4票的B股只专属于蔚来第二大股东腾讯。

相关人士从股权架构上分析,无论产业资本以多大的资金入局,都不可能撼动李斌在蔚来内部的决策权力,也就谈不上投资之后的资源技术整合。因此,投资蔚来汽车对于一直围绕汽车产业为主业发展的吉利来说没有价值。

二、蔚来目前投入产出比失衡,小额投资对吉利没有收益价值。

蔚来首发的高端化产品EP9

从目前蔚来的经营情况来看,短期内没有盈利迹象。在多位投资人士看来,“蔚来汽车财务状况十分堪忧,亏损预期时间预估较长”。

作为围绕汽车主业发展的产业资本,吉利近几年投资方向主要是提高自身汽车业务发展效率,没有发现运用资金投入获取回报的行为,尤其是在汽车产业变革的当下,吉利汽车不会拆分小额资金投入到尚未完成投入产出管理的企业,而且吉利也没有投资收益的需求。

三、以目前的产品体系判断,吉利没有必要长期扶持蔚来这样一家企业。

在不少外界评论看来,蔚来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制造的头部企业,产业资本进入可以加速技术整合。甚至猜测吉利成熟的生产体系会帮助蔚来实现代工生产。

但来自投资领域人士表示,和国有车企不同,吉利等民营车企不会为了“装点门面”和蔚来合作,而且吉利拥有完整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并且在全球范围形成了吉利、沃尔沃、smart等不同品牌的新能源战略,对蔚来汽车的技术需求度不高。和外界看待的3亿美元入股相比,投资人士分析,如果资金量超过10亿美元形成控股蔚来汽车,可能对于吉利来说才具备一定的价值。不过从目前看,李斌短期内不会转售蔚来汽车的运营权。

四、蔚来汽车多方合作行为无法获得产业资本投资兴趣。

梳理发现,蔚来汽车近几年与江淮、广汽等企业合作,同时也不断与地方政府接洽投资事宜,这不符合产业资本的投资行为。回顾吉利诸多业内投资项目,诸如并购沃尔沃汽车,入股戴姆勒、沃尔沃集团,收购宝腾路特斯,背后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整合效应,更大范围的促进汽车产业合纵连横,而不是没有目的的获得股份收益或者浅层次的代工。

2

蔚来的融资逻辑

以此判断,此次吉利投资蔚来也将无疾而终。汽车预言家观察到,蔚来汽车发展至今在资本运作上基本形成了BAT-政府-产业资本融资路径,也间接表露出蔚来汽车在融资领域越来越吃紧的迹象。

回顾此前蔚来汽车的资本运作过程,在蔚来汽车发展的初期,蔚来汽车的投资主要来自BAT之类的互联网公司和投行。

蔚来初始投资团队

资料显示,2014年11月,易车创始人李斌、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等共同发起设立蔚来汽车;2015年,李斌和李想、刘强东、马化腾、雷军、张磊共筹备亿元级资金为蔚来汽车投出了第一轮融资,此后蔚来又获得淡马锡、百度资本、红杉、厚朴、联想集团、华平、TPG、GIC、IDG、愉悦资本等数十家知名机构投资,累计融资超过150亿元。

市场化资本运作一直是蔚来汽车的主要融资路线,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2018年。

2018年,蔚来美国上市

投资观察人士表示,2018年蔚来首款车型蔚来ES8进入市场,原本寄希望于产品商业模式实现良性循环的蔚来没有实现财务状况明显改善,这让诸多市场化资本颇为失望。

有评论人士认为,当时BAT看准了新能源汽车浪潮,投资了一大批包括蔚来在内的新能源企业。这些企业经历过3年的发展,依旧没有爬出亏损的泥潭,包括蔚来汽车在内的这些企业一直处在投入大于产出的状态。BAT不再输入资金,寻求其他资金进入,这意味着BAT的投资不再继续注资。

“无论是BAT还是风投机构,都喜欢快速收益。”蔚来的财务表现,或许让许多社会化资本产生了融资无底洞的认知。与此同时,市场的调整也让诸多资本开始审视中国的新能源造车潮。

蔚来首款量产车型?ES8

一面是已经铺开的摊子,一面是日益萎缩的市场化资本。蔚来在融资之路上开始逐渐向政府资本靠近。

2018年初,蔚来汽车首次披露计划在上海嘉定建设生产基地,有媒体此前曾援引嘉定区方面人士报道称:“嘉定国投或将投资蔚来,配套嘉定建厂”;2018年底,蔚来宣布将在北京经济经术开发区设立新的实体“蔚来中国”,并向“蔚来中国”注入特定的业务和资产,亦庄国投将对在“蔚来中国”以现金方式出资100亿元,以获取持有“蔚来中国”的非控股股东权益;2019年中旬,蔚来汽车被传出和浙江湖州市洽谈一笔超过50亿元的融资……

但上述所谓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计划都未最终落地。

了解政府投资的相关人士指出,经历了头几年的新能源造车浪潮之后,部分地方政府出现了诸多的造车新势力烂尾现象,也开始倒逼地方政府冷静思考。蔚来尽管在运营模式上有着鲜明的特点,但投入产出失衡以及没有形成规模化都是地方政府观望的原因。另外,和其他造车新势力的融资需求相比,蔚来汽车动辄50亿甚至上百亿的融资规模,也让很多地方政府必须仔细衡量投资损益,在投入产出和规模化两大问题没有有效解决办法的现实环境下,地方政府只能望而却步。

蔚来“江淮代工厂”

在市场化资本迟疑、地方国有资本观望的现实下,蔚来汽车只能谋求产业资本的支持。

相比地方国有资本的疑虑,蔚来对于汽车产业资本确实有很多亮点。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较为突出的企业,蔚来在技术和运营上具有一定优势。相关人士分析,蔚来应该是最有能力卖车挣钱、最有希望自我造血的造车新势力。另外通过大投入形成的高溢价品牌也是行业资本看重蔚来的因素。

不过在不少分析人士眼中,李斌寻求产业资本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一、汽车是资本聚集性行业,为了保证现金流,车企不会动用太多钱来支持蔚来;二、蔚来不会按照产业资本需求进行资源整合置换。换句话说,没有车企再甘于做蔚来汽车的代工厂;三、蔚来注资目的一方面是支持业务投入,另外一方面也是做大估值吸引更多资金,对产业资本来说没有好处。

有产业资本方人士透露,在寻求产业资本支持方面,蔚来一直和各个车企频繁接触,所用的话术也基本一致,甚至有“一股多卖”的感觉,合作的专一性受到很多企业的质疑,这也是蔚来在政府与产业资本上不断碰壁的原因之一。

3

蔚来需要解决的是“投入产出比”

“没钱不行,但一直烧钱也不是未来”。分析人士认为,汽车制造本质是一个商业模式,商业模式的本质是良性运转。此前有行业人士接受汽车预言家采访时曾表示,汽车行业是规模经济。不计成本的花钱造,谁都能造出来,关键是实现有效成本管控和精准市场定位。从这点上看,蔚来现在的卖车亏钱问题应当立即解决。

在不少行业人士眼中,蔚来目前至少有2个发展优势:1.产品确实不错,蔚来ES8、ES6确实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技术;2.NIO?House等服务运营模式确实走在了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前列。但在这两个优势基础上,销量太低导致的投入产出比失衡也极其严重。

蔚来NIO?House

根据2019年12月30日,蔚来汽车发布的最新一期财务报表,蔚来汽车第三季营收为18.36亿元,环比增长21.8%,同比增长25.0%;净亏损为25.21亿元,环比下滑23.3%,同比下滑10.3%。如果按照蔚来第三财季共交付4799辆汽车计算,在2019年第三财季,蔚来汽车卖一辆车平均亏损52万元。

分析人士表示,汽车产业是典型大投入,慢产出过程。一辆汽车的研发制造销售周期多达数年。在上市销售初期,单车亏损情况可以理解,但像蔚来这样单车亏损高达50万的品牌并不多见。截至2019年9月底,蔚来现金和短期投资仅剩17.7亿元。其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9.8亿元人民币,较第二季度末减少近58.3%。

蔚来汽车的情况也反映到了资本方的态度上。2月16日,根据媒体报道,蔚来股东高瓴资本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文件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高瓴资本已不再持有蔚来汽车股份。据悉,高瓴是蔚来上市前的重要投资者。蔚来上市后,高瓴持股蔚来7.5%,曾是蔚来第三大股东。

甚至有舆论猜测,此次传出吉利等产业资本争相投资蔚来,不排除有人为了平衡高瓴资本退出对蔚来的负面影响而刻意对外释放“烟雾弹”的可能。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易车讯 本周二,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正式宣布将会进军智能电动车领域。而随后,社交平台曝光了小米总部的聚会,包括了众多新势力造车和互联网科技公司的老板,其中分别有李斌(蔚来)、李想(理想)、何小鹏(小鹏)、王传福(比亚迪)、王兴(美团)、余凯(地平线)等人。

另据从小米内部人士透露,照片是华夏同学会聚会现场,今年是由雷军做东,而也与“小米造车”的时间点契合。

在3月30日晚间的发布会上,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宣布“小米造车”的消息。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雷军将兼任智能电动汽车业务CEO。雷军声称,将押上人生全部的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

发布会后,雷军在接受“央视财经?”采访时表示,小米汽车的具体名字还没有想好,可能还需要再花点时间,认真的评估,因为造车的周期比较长,快一点也需要三年时间,所以还有足够的时间决定叫什么品牌。

雷军表示,小米宣布智能电动汽车立项后,还会有一段时间认真做市场研究和产品规划。在汽车行业里面,时间表是6-9个月的时间,尽量缩短产品规划的过程。

谈到针对芯片缺货问题,雷军说,芯片缺货可能会持续两年,未来消费电子的产品越来越难买,而且也越来越贵。小米想要进一步往前走,成为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芯片这一战是绕不过去的。

根据我们此前获得的消息,小米电动车的品牌定位可能与小鹏汽车相当,和小米现阶段品牌升级,主打中高端大众化电子消费品制造商的定位相符。值得一提的是,雷军此前也曾投资过蔚来和小鹏汽车。

虽然目前关于小米电动车还没有明确的官方消息公布,但是有一件事可以确定,就是如果未来可以量产的话,能预计到小米电动车将会与米家生态链高度融合,通过5G互联技术真正实现汽车、家庭、办公室等场所的万物互联,同时新车预计还会拥有高级别自动驾驶能力。

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未来的小米电动车会采用哪种方式量产?

首先是大家熟悉的蔚来汽车模式,简单来说,就是由蔚来汽车负责研发,然后由江淮汽车负责代工制造的方式进行产品量产。

其次是通过自行解决汽车生产资质的问题,然后直接自己投资工厂和人员,进行电动车的生产和销售。

文章标签: # 蔚来 # 汽车 # 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