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车上市 新车上市

汽车限购令对消费者的优缺点有哪些,汽车限购对消费者的影响

tamoadmin 2024-05-26 人已围观

简介1.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行、限购的政策,对新能源汽车有什么影响?2.天津汽车限行限购令启动3.老生常谈的“放宽或取消汽车限购”,何时才能全面落地4.透视最新稳定汽车消费政策:增加汽车限购指标这招还能撑多久?5.当汽车降价潮无用时,取消限行限购才是最终答案?广州限牌后一年内的8大状况给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1.限牌2个月后,自主品牌4s批量倒闭或者搬迁。2.新增订单减少一半以上,销往

1.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行、限购的政策,对新能源汽车有什么影响?

2.天津汽车限行限购令启动

3.老生常谈的“放宽或取消汽车限购”,何时才能全面落地

4.透视最新稳定汽车消费政策:增加汽车限购指标这招还能撑多久?

5.当汽车降价潮无用时,取消限行限购才是最终答案?

汽车限购令对消费者的优缺点有哪些,汽车限购对消费者的影响

广州限牌后一年内的8大状况给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1.限牌2个月后,自主品牌4s批量倒闭或者搬迁。

2.新增订单减少一半以上,销往外地车辆占40%。

3.4s大幅裁员,特别是基础业务岗位人员。

4.客户首次购车更倾向一步到位,小排量车相对遇冷。

5.厂家降低任务量及开放跨区销售,单台车平均利润率增加。

6.摇号平均个人中签率5%左右。

7.因没有历史参考价格,首月个人车牌拍卖成交价格全年最高,其余全年成交价在1至1.5万元递增。宣布限行后拍卖价格增长明显。

8.首次拍卖大都持观望态度,成交600不到,此后几月陆续回升,平均维持在4000张左右。

但未来会怎样取决于深圳限购细则,特别是对于置换政策,二手车指标,排量政策,限行政策的具体规定。

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行、限购的政策,对新能源汽车有什么影响?

放松和取消限购,会引发多米诺骨牌,并促进汽车行业的消费潜力。限购对于汽车消费者无疑是限制其购买欲的枷锁,毕竟部分城市例如北京,并不接受竞价方式获得购车指标,对于一般市民来说,只能老老实实等待中签几率虚无缥缈的摇号.

而有钱的壕们则是可以通过“带牌销售”或者法院“带牌竞拍”等方式间接获得指标。2018年,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23年以来,首次出现“寒潮”,受到大环境影响,汽车销量下滑、部分老牌车企出现持续亏损并面临淘汰,消费者选择持币观望。2019年6月,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发布相关通知,

要求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行、限购,已经实行的限购、限行政策应当取消,并严禁各地出台新的汽车限购规定。北京早已实施限购、限外、限行三重政策,而且新能源指标只能上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只能用普通汽油车指标,已经从“源头”作出积极调整,但是从高德地图公布的城市拥堵指数来看,该堵的还是堵。

崔东树表示“对于疏导交通,不能仅靠限购来决定,而是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车辆识别系统的研发,以及智慧城市的布局等,实现更好的交通情况动态调解效果。“随着更多的城市实行汽车限购政策松绑或者解除汽车限购政策,汽车市场回暖迹象明显,汽车限购离全面取消或许已经不远了。

天津汽车限行限购令启动

一线城市刺激消费作用将更为明显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所城市交通室主任程世东表示,此次新政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一线城市体现将更为明显。

程世东表示,目前全国对新能源汽车限购的城市并不多,限购政策也比较宽松,从全国新能源汽车的消费来看,此次新政影响可能不会很大。但在一线城市,的确会刺激新能源车消费市场。但刺激程度如何,则要看具体的政策。有业内人士表示,“限购”是指控制新能源汽车总量以及限制购车人资格,新政中“不得限购”的表述,究竟是全部放开、随意购买,还是仅放开购车资格,或仅仅不再控制新能源汽车

总量,这将影响新政对汽车消费的刺激程度。

汽车消费新政倒逼交通治理合理化

此次新政考虑到了刺激汽车消费可能给城市交通带来的影响。《方案》明确,已实施汽车限购的地方政府应根据城市交通拥堵、污染治理、交通需求管控效果,加快由限制购买转向引导使用,结合路段拥堵情况合理设置拥堵区域,研究探索拥堵区域内外车辆分类使用政策,原则上对拥堵区域外不予限购。

“限行限购本来也不应该作为城市交通治理的长期、根本性举措”,他认为,各级政府应该拿出合理的交通规划;提供更好的公共交通;打造更好的步行、自行车出行环境,吸引公众主动选择绿色出行。在小汽车的拥有和使用方面,也应该更多通过停车的市场化机制手段进行调整、引导。

“放开新能源车购买限制的最直接动因还是希望借此来拉动汽车消费的增长。”在陈艳艳看来,放开新能源车限购和缓解交通拥堵并不是完全矛盾对立的关系,机动车使用强度才是导致城市拥堵的根源。

放开新能源车限购后,如何避免导致拥堵进一步加剧?陈艳艳认为,城市管理者应及时通过提高用车成本等经济杠杆手段进行调控,例如,对驶入特定区域的车辆收取拥堵费、提高核心区域内的停车费等。

陈艳艳认为,交通拥堵问题突出的特大城市,短时间内取消新能源车限购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困难。这些城市更应该通过提供公共交通供给、优化出行结构等措施,引导市民减少对驾车出行的依赖。

汽车市场去年出现28年来首次负增长

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行、限购,已实行的应当取消。鼓励地方对无车家庭购置首辆家用新能源汽车给予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停车费等方面给予新能源汽车优惠,探索设立零排放区试点。

提到鼓励 5G 手机研制和上市销售。加强人工智能、生物信息、新型显示、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手机上的融合应用。推动办公、娱乐等应用软件研发,增强手机产品应用服务功能。

老生常谈的“放宽或取消汽车限购”,何时才能全面落地

天津汽车限购令启动购车者压垮4S店。

昨天19时,天津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实施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和机动车交通管制措施,即“限购加限行”。到目前为止,在中国四个直辖市中,北京、上海和天津已经实施了汽车增量限制。

天津市政府决定,自2013年12月16日0时起,在全市范围内实行小客车增量定额管理,增量指标必须通过抽签或招标方式获得。16日0时后,购买客车、换乘客车、非天津籍客车转天津的单位和个人,在办理转天津籍登记、过户、变更登记前,应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天津市客车指标证明文件。

随后,天津市交通管理局局长苗宏伟宣布了《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机动车交通管制措施的通知》。自年3月1日起,工作日(不含法定节假日),每天7:00至9:00、14:00至19:00,禁止外地牌照机动车在天津市外环路(不含)内道路通行。此外,年3月1日至年1月10日,工作日(法定节假日除外)每天7:00至19:00,在天津等城市外环线以内(不含)道路实施按车牌尾号分区限行的交通管理措施。根据车辆尾号,将区域限行机动车的车牌尾号分为5组,并周期性轮换限行。限购消息发出后,天津的汽车经销商很快就挤满了抢购的人。昨晚,一些4S商店宣布将营业时间延长至晚上12点,但他们只接受全额购买,并保证当晚出售的所有汽车都可以获得牌照。

在南开区,长江路福特4S店、长江路北京现代4S店、东风新俊豪加盟店,前来购车的人已经坐满了整个大厅。在东风君豪加盟店付款的顾客在门口排起了长队。截至昨天21点,有150多人,很多人陆陆续续来了。东风日产4S店人头攒动,收银处排起了长队。店员介绍,目前店里没有优惠活动,建议消费者全额购车。车型方面,只有天籁在售,其他车型都被抢购了空。昨晚有许多汽车经销商的空港的交通堵塞非常严重,交警来维持秩序。由于来电人数众多,没有本地3G信号。截至昨晚的新闻稿,一些4S商店已经出售了他们的样车,没有汽车出售。

百万购车补贴

透视最新稳定汽车消费政策:增加汽车限购指标这招还能撑多久?

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缓解交通压力,我国有多地通过汽车限购的方式来得以实现。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国实行汽车限购政策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94年。彼时,上海市首度对新增的客车额度实行了拍卖制度,也成为了我国第一个汽车“限购”的城市。

随后,从2010年北京发布“限购令”,到2018年海南宣布全省开始限购,我国共计有八市一省正在或已施行过汽车限购。分别为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石家庄、杭州、贵阳和海南省。

但从海南省之后,国内便再无省市加入限购阵营,反倒是八市一省中的贵阳市,还于去年9月正式取消了汽车限购。从最初的多地响应到如今的“按兵不动”,甚至还有人进行了“自我否定”。

不得不说,这跟国家的政策风向有着一定的关系。因为从去年开始,国家多部委已多次明确表态,“放宽或取消限购”将成为新的趋势。

加之今年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再继续施行汽车限购显然与国家刺激汽车消费的急迫性是背道而驰的。于是乎,放宽或取消汽车限购便一再被提起。

发改委再提汽车限购向引导使用转变

构筑多年的汽车限购壁垒会被打破吗

昨日,在发改委10月新闻例会上,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谈到如何继续抓好促消费工作时表示,除了推动新型消费发展、积极拓展农村消费以及建设多层级消费中心之外,还将促进大宗商品和服务消费持续增长。

汽车消费领域,将会推动汽车消费转型升级,促进汽车限购向引导使用转变,鼓励各地出台促进老旧汽车置换政策,推进主要公共建筑配建停车场、路侧停车位设施升级改造等建设。

图源:发改委官微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各部委的表态也从去年的放宽或取消限购,逐渐具体为促进汽车限购向引导使用转变。而这一变化从今年各部委的数次表态中也日渐清晰起来。

今年2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中强调:“要积极稳定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配额,带动汽车及相关产品消费。”

2月20日,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王斌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减轻疫情对汽车消费的影响,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增加传统汽车限购指标和开展汽车以旧换新等举措。

4天后,工信部印发《关于有序推动工业通信业企业复工复产的指导意见》,其中也明确,各地工信主管部门要推动落实这一重大决策部署。

4月,商务部再次明确要促进新车销售,推动有关地方放宽或取消限购措施,进一步推动汽车限购向引导使用政策转变。

“汽车限购”被“引导使用”所取代,已成大势所趋。同时,随着决策层发出最强音,国家部委接连表态,各地或将逐步响应。

此时也有几个问题呈现在了我们面前。包括我国已构筑多年的汽车限购壁垒,会被打破吗?各地会否真正地贯彻执行,最终实现全面的落地?

事实上,要弄清这些问题,首先需要明白施行汽车限购与否,究竟会带来哪些利弊。

放开或取消汽车限购的利与弊

“促消”和“治堵”究竟该如何权衡

推行汽车限购的初衷就是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缓解交通压力,这点毋庸置疑。然而从实际所带来的效果来看,其实是有着不小争议的。

有人认为,由于施行了汽车限购,使得该地区的交通拥堵问题得以明显改善。控制了新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使得该城市的道路压力相较之前明显降低。

而那些没有施行汽车限购的城市,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大,其城市拥堵情况也愈发严峻,例如在2019年全国十大拥堵城市中排名第一的重庆,便没有实施汽车限购,其汽车保有量也位居全国前列。

也有人认为,汽车限购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拥堵的问题。相比起限行限购,道路资源的合理规划、城市资源的合理配置、交管部门的指挥协调、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和共享出行等,显然更为重要。

以已施行限购的城市为例,类似北京、广州、贵阳等地,即便施行了限购,其道路拥堵情况也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而例如马拉车市所在的成都市,虽然汽车保有量位居全国第二,但从道路拥堵排名情况来看,并非就一定是成正比的,而原因主要得益于其道路资源的合理规划等方面。

可见,汽车限购对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所带来的作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那么抛开这个问题,直接来看放宽或取消限购,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毫无疑问,对于那些施行了限购的城市而言,一旦放宽或取消限购,带来的最直接的效应,便是会极大地刺激当地的汽车消费。据马拉车市所知,在这些城市当中,有不少的人有着较为强烈的购车需求,但苦于无购车资质或是仍在排号当中。

而从我国实际的汽车千人保有量来看,与全球发达地区的保有量水平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说明了我国的汽车市场需求还有着很大的前景和空间。换言之,即购车的刚需还是广泛存在的。

同时,取消了限购也将有助于用更加合理的市场规律来进行自然调节。在限购使交通状况改善较为有限的情况下,让很多市民重新拥有使用现代交通工具的权利。也就是让消费者自行决定是否购车、是否用车出行。

而取消汽车限购的弊端,也不能说完全没有。至少对于那些已施行限购政策的城市而言,其道路资源的规划、城市资源的配置、交管部门的指挥协调等压力,将会明显增大。

促进汽车消费和治理城市拥堵,该如何更好地权衡。如果没有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也就不难解释为何那些施行汽车限购的城市,依然保持“按兵不动”的原因。

其实,从国家决策层的发声,到各部委的多次表态,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在相关部门看来,放宽和取消汽车限购,才是应了当下的时势所需,在其并没有带来实质性的“治堵”作用时,退出历史舞台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马曰:

放宽或取消汽车限购,并不代表不能在其他方面进行努力和改进。例如,可通过改善城市交通体系,对现有机动车进行需求管理,来提升整个道路的承载力。同时,也可采用“放开购买,限制使用”的方式来改善道路环境,比如国际上很多大都市都采用过的“收拥堵费”的方式。

在特殊的大环境下,兼之疫情的肆虐和滞后影响,无论是消费者的个人购车需求,还是车企的生存压力,甚至是整个国家的刺激经济需求,都决定了汽车限购或许将成为历史,而引导使用才是最为正确的方式。或许要不了多久,即贵阳之后,又一个“松绑”汽车限购的城市就将浮出水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当汽车降价潮无用时,取消限行限购才是最终答案?

1月的车市销量透露着极深的寒意。据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月汽车累计销量194.1万辆,同比下降了18%之多。汽车增速狂奔十年之后,下滑态势越演越烈,从微增长2.1%到双位数的负增长,“寒冬”越来越冷,丝毫不见回暖之意。

加上今年春节假期在1月份,工作日减少一周,且春节期间本就不是传统的汽车消费旺季,造成1月的销量数据十分难看。而在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后,4S店纷纷推迟复工时间,消费者前往门店购车的欲望大幅降低,二月和三月的销量前景未免令人越发担忧。

此时,商务部公开表示将研究出台进一步稳定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更是说明刺激汽车消费刻不容缓。

增加传统汽车限购指标,消费者就会买账?

在发布会上,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增加传统汽车限购指标、开展汽车以旧换新等举措被提上日程。其中最令人关注的还是增加传统汽车限购指标。因为对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消费者来说,购车的最大阻碍就是没有购车指标。摇号机率太低,车牌竞价价格太高,令有心买车的消费者望而却步。

以深圳为例,2015年其每月平均成交价仅为2.6万元,此后便一路上涨,从2016年的4万元到2017年的5.4万元,再到2018年的6.1万元,短短几年时间翻了两倍还不止。尽管2019年价格有所回落,平均成交价也来到了5.05万元。但对于一个工薪家庭来说,这笔支出并不容易。?

回顾去年以来广州车牌竞价价格的个人平均成交价,最高峰出现在2019年的5月,高达42846元,个人最低成交价为40000元。而6月份开始,车牌竞价价格便大幅走低,从4.2万元到2.8万元,仅用了一个月。到2019年12月,车牌竞价价格已经来到了15461元,个人最低成交价为13800元。

拐点出现在6月份,必然事出有因。原来在2019年6月2日,广州市交通运输局明确在目前12万个配置增量指标的基础上,于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增加10万个中小客车增量指标额度。深圳的车牌竞价月平均成交价得以回落,也与此相关。因为在同期,深圳方面也宣布了增加增量指标额度。

购车指标大幅增加,车牌竞价价格明显下跌。这也说明增加传统汽车限购指标确实有效。问题在于,需要增加限购指标的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其拥堵情况日益剧增,汽车保有量早已饱和,促进汽车消费、汽车销量增长后,所引发的相关问题又该如何解决??

为救市,押注在新能源汽车、汽车升级可行吗?

为盘活汽车市场,2019年,汽车下乡补贴、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等政策先后台。但车企“自娱自乐”的下乡补贴政策并没有打动目标消费者,二手车限迁在执行起来后依旧困难重重。加上车市下行的大环境难以改变,2019年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继续暴跌。

那么,押注在新能源汽车和汽车以旧换新可行吗?

先来说说新能源汽车。当前新能源汽车主要分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和纯电动车型,单独被列入节能车的油电混合动力车型则不在新能源汽车范围内,也不能享受大幅的补贴。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和纯电动车型,在节能环保方面要比燃油车表现好太多,前者可纯电行驶也可像普通燃油车型一样加油,基本上没有续航里程焦虑;后者完全依靠纯电行驶,续航里程、充电桩完善程度以及电池安全都是潜在用户的关注重点。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价格。由于制造成本居高不下,新能源汽车的购车成本相比燃油车也水涨船高。而油电混合动力车型的售价已经能与燃油车持平,当前大受消费者青睐。

不过,新能源汽车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免去用户的摇号烦恼,属于买车送牌。尤其是对于北上深三地的居民来说,一牌难求是非常现实的问题(相比之下广州的车牌竞价成交价要低很多)。因此,依靠新能源汽车刺激市场存在着天然的矛盾。亟需新能源汽车的一线大城市面临着拥堵加剧的困境,而三四线城市则完全可以通过购买燃油车来解决用车需求。

开展汽车以旧换新也并非不可行,但受到疫情影响,许多行业在今年一季度进入“寒冬”,也让千万人的收入有所降低。此时汽车以旧换新的需求不够迫切。简单来说,手上没钱了,车子能开就开着先吧……

汽车产业链绵长,又是经济支柱之一,稳住汽车消费,可以说势在必行。但经济发展有其周期性规律,汽车销量飞速增长逾十年之久,再上一层楼并非易事。只有深层次的行业调整,优胜劣汰,才能实现良性发展,再度迎来汽车行业的黄金时代。阵痛,也是难免的。1月的车市销量透露着极深的寒意。据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月汽车累计销量194.1万辆,同比下降了18%之多。汽车增速狂奔十年之后,下滑态势越演越烈,从微增长2.1%到双位数的负增长,“寒冬”越来越冷,丝毫不见回暖之意。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月6日,湖北省下场给到汽车消费相关补贴,至此降价潮正式开始。而随着降价潮陆续在全国发酵,相关的效应也在逐步显现。

3月17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文,降价潮可能引发一系列影响汽车市场有序发展的问题;

3月2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方面表示,降价处理库存,适当回收成本是正常经营措施,但不能因此沦为价格战。

随着时间进入4月,3月的降价潮效果尘埃落定,汽车流通协会的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62.4%,环比2月上升4.3%。乘联会对3月狭义乘用车的销量预测为159万辆,同比2022年3月持平。各大新能源主流车企的销量数据则显示,新能源车正在越来越好卖,而主要参与降价潮的传统车型们,十分落寂。

“降价潮的结果很清晰了,以至于它现在结不结束,是否结束都不太重要。”参与了4月1日电动车百人论坛的资深媒体人,如此评价。在当天的现场里,有不少车企掌门人聊到了降价潮的相关话题,尤其是深蓝汽车CEO的结论是行业价格战基本结束,但这并未成为行业的关注点,也没有在后续如王传福、余承东等的观点那样,被进一步传播发酵。

2023年过去四分之一,恢复经济这条主线里,动静最大的无疑是汽车领域。从1月的涨价潮,到2月的降价潮,再到3月的政府下场开启补贴,但汽车的消费增长预期本质上没有得到释放。

杭州探索解除限行限购,激起了新的水花

眼见得,单纯在价格方面做出新调整,其实已经没有太多意义。除非头部车企,特斯拉或者比亚迪主动下场掀起新一轮高峰,但它们即没有降价的理由,也没有降价的逻辑。整个汽车消费市场都在观望,甚至是很多在降价潮中买车的人感受到了新的焦虑。

靠价格无法实现增长,靠补贴等政策无法实现增长,换言之仅仅依靠企业在现有的玩法里,已经没有太多新的好办法。不过,就在消费者大多保持观望时,杭州的一条新闻冲上了热搜,事关汽车使用与消费。

3月31日,电动车百人论坛召开的前一天,杭州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杭州正在探索取消“双限”,小客车限购、地面道路限行,一石激起千层浪。

限行、限购,这是在诸多城市里实行的相关政策。可以看到,在各地的此类政策调整新闻下方评论区中,都有着众多迫切潜在消费者的迫切表达。网络上的观点如此,现实中也有相应表达。2019年6月6日,发改委三部门曾发布方案,应该对汽车限行等方面进行松绑,而汽车限行的相关话题也总能引发广泛讨论。

当然,令人最为关心的还是,此次杭州探索取消双限是否可行,预期如何,以及能否引发其他地区的政策变化。

是否可行,预期如何?从当前的数据来看,是可以对其保有比较强信心的。

2014年5月5日,杭州开始对小客车实施双限。就在那一年,杭州仅次于上海位列相关媒体统计的“中国十大堵城”第二位,拥堵延时指数2.10,平均延迟时间、平均速度分别为14.47分钟、19.81 公里/小时。

2015年,杭州指数1.98,在高德地图与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联合发布的数据中排位全国第四;

2016年,指数1.88,排位第八;2017年,杭州排位第48;2018年,杭州指数1.65,排位第35。

在不同的数据维度中,杭州还曾位列中国第二堵的城市。如2016年城市交通延误指数2.01,但目前已经下降至1.6左右。

另外,再参考杭州近几年的智慧高速公路相关消息,随着沪杭甬智慧高速的不断完善,不分试验路段的道路平均车速提升8%、通行能力提升20%、道路拥堵时间降低10%、道路行车事故下降10%、救援时间缩短10%。这之中,除了对道路的合理调整、更多大数据的融入、智能化设备的应用之外,汽车企业对其也有暗中帮助。如,吉利汽车在这一时段中进入造车3.0时代,恰逢车联网等系统高速发展,吉利在之后推出PHEV技术ePro等方案里,也引入了根据路况车辆适当调整时速、驾驶状态等功能,不过这并未在全行业得到普及。

道路调整、法规调整、智能大数据的调整,让杭州从高拥堵城市,变成不太拥堵的城市。所以,基于这种表现来看,它探索取消双限,是中长期发展策略的落地结果。而除了杭州之外,也有不少重点城市在寻求相关的探索,如2020年12月南昌正式取消机动车尾号现行政策,1年多时间后,南昌在2022年9月发布,成为全国首个从“限行”到“不限行”交通拥堵指数“不升反降”的城市。

可以看出,基于部分重点城市的探索,以及近几年商务部、工信部对汽车限购等政策推动放松的方向来看,关于限行限购等政策的松动是有机会的,至于能否逐步扩散至全国,其实要看杭州这种城市的探索效果如何。如果能基于智能、大数据等方式产生高性价比解决方案,那自然是未来可期。

解除双限,就能真正刺激汽车消费规模?

交通拥堵在不断缓解,汽车销量的增长在之中也有变动。

汇总浙江省2019-2022年4年的汽车销量表现,具体如下:

数据源:达示数据,2019年,浙江省全年汽车销量165万台,仅次于广东、江苏排名全国第三,较2018年销量有所下滑。杭州市,2019年汽车销量45.82万台,较2018年有下滑,排名全国第8;

数据源:公安部上险数据,2020年上半年,浙江省汽车销量56.93万台,仅次于广东、江苏、山东排名全国第四,杭州的上半年销量为14.26万台,依然排名全国第八;

数据源:公安部上限数据,2021年全年,浙江省全年汽车销量165.2万台,杭州仍排名全国第八,销量43.4万台;

2022年全年,浙江省全年汽车销量181.8万台,杭州销量50.69万台。

从公开数据来看,随着智慧交通等方面的应用,道路的拥堵在不断降低,不过汽车销量的增长其实并不算特别明显。

汽车消费是一个整体工程,同时涉及当地的收入、经济表现,基础设施建设表现,城市规划表现,人口基数表现等。几者之间有着互相制衡,所以仅从当前的一系列数据来看,取消双限是会对车市有所刺激的,至少是比3月的降价潮表现更好,但刺激幅度有多少,尚难估量。参考2019年时贵州放开汽车限购时中信证券给出的数据,放开限购有望释放10万台的汽车销量增量,再结合贵阳的常住人口为600万人左右,其实能够看出之中大概的消费潜力如何。

目前限行限购的典型城市主要为,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杭州、深圳,人均资源都相对固定且有限,所以从双限政策取消角度来看,增长的空间也相对有限。另外,这一轮的降价潮里,也让人看到了消费者面对大量新生变动时的观望情绪很重,所以还有一种可能性是,即便是双限政策以超预期的速度全面放开,其面临的大概率是刚需人群购买后,更多遭遇观望。

政策刺激增长,但很多销量不该被拯救

降价潮也好,探索取消双限也罢,其实背后的指向性都比较清晰,即促进汽车市场的循环与增长,带动整个汽车市场的增长。不过,在此次降价潮的发酵中,还出现了除此之外的新信息增量,即国六A的切换过度需要更多时间和人群来转化。

在2023汽车流通行业蓝皮书论坛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表示:延长“国六A”车型销售期的相关政策或将于近期公布。国六B切换,国六A车型销售期延长,很快就会有相关文件出来,靴子即将落地。

多份网络公开数据都显示,当前汽车市场中约有200万台国六A排放车型待消化,如果按照原本国家规定的政策来看,7月1日之前它们都需要完成上牌,否则将无法进行销售。

200万的待消化数字是什么,这是个问题。

早在3月初的湖北降价潮开始时,我们已经对此进行了初步验证。首先,在此次降价潮开端的湖北省,东风旗下参与补贴的主流车型,早已完成了国六B排放的切换。早在2016年12月,国六A、国六B的排放方案已在环保部文件中出现,国六A在2020年7月1日实施,国六B在2023年7月1日实施。从国六A到国六B,有着3年切换期。同时,国内绝大多数车企基本都参与了国六排放的拟定工作。换言之,7年前,绝大多数车企就已经知悉了国六B排放在2023年切换的事宜。

以此次降价潮中的几款知名车型来说,早在2019年年末2020年内先出,神龙汽车(标致、雪铁龙)就已经给到了提前实现国六B的产品上市与宣传。本田亦是如此,2022年时推出的新车均能找到换装国六B动力的信息。同样是在2020年,东风日产也已开始提前切换国六B排放动力。

大众,也一样是在2020年就开始了切换,即便是斯柯达,也在2023年1月完成了切换。吉利全系国六B新品在2020年6月发布,甚至长城汽车在2019年1月就已经开始申报了满足国六B排放的皮卡车型。

基本上,所有的主流品牌都打出了关于国六B的提前量,那么,200万待消化的国六A车型属于谁,不算难以解答。

它们之中,包括放弃国产的菲亚特克莱斯勒,中规Jeep角斗士因排放受限在2023年年初降价12万,以及指南者、自由光等。不过,大多数车企的宣传资料中只出现了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话术,并未具体说明是国六A或国六B。网络中很多人在购车后也开启了对真假国六B的讨论,因为很多人发现在车辆进行购买上牌时,相关的信息才会得到确定。

所以,200万国六A待消化的信息如果属实。那要么是一些不太好卖的车型,在市场中的存量;要么是很多车企在宣传中表示全面国六B,但还在生产国六A的车型,想要赶在切换之前完成促销。

上述两种,不论哪个,其实都代表的是相对落后的产品力或技术力。也因此,这类销量站在市场的角度来看,有没有必要被刺激和拯救,是值得讨论的。

当然,眼前我们不会看到什么明确的答案。这个答案,或许会在2023年7月1日前后浮现,那些不符合规则的车,因为数量的庞大,它的流向自然会比较明显。当然,如果延期策略成真,那则是另一个话题。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路咖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文章标签: # 汽车 # 限购 #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