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车上市 新车上市

汽车新技术展示,汽车新技术展示视频

tamoadmin 2024-05-25 人已围观

简介1.纯电、氢燃料、全碳纤维、高端休旅,盘点进博会汽车馆的吸睛车型2.岚图汽车发布两项车身技术,真实水平对得起「全球首创」吗?3.2023上海车展丨前瞻:车市降温,新技术集中爆发易车讯 日前,我们从相关渠道获悉,新一届2023慕尼黑车展,将于明年9月5日开幕。时间追溯到2021年,当时的法兰克福车展正式更名为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 Mobility),并将举办地变成了慕尼黑,并于同年9

1.纯电、氢燃料、全碳纤维、高端休旅,盘点进博会汽车馆的吸睛车型

2.岚图汽车发布两项车身技术,真实水平对得起「全球首创」吗?

3.2023上海车展丨前瞻:车市降温,新技术集中爆发

汽车新技术展示,汽车新技术展示视频

易车讯 日前,我们从相关渠道获悉,新一届2023慕尼黑车展,将于明年9月5日开幕。时间追溯到2021年,当时的法兰克福车展正式更名为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 Mobility),并将举办地变成了慕尼黑,并于同年9月6日开幕。

通过当时的更名行为,可以明确看出主办方最新的展会理念,意味着展会就此不再将重点放在汽车方面,而是与汽车有关的相关移动出行、自动驾驶、制造、电子、科技等新技术领域的展示。

此前,IAA Mobility官方表示,2021年慕尼黑车展将分高峰会议、蓝色小径和开放空间三个部分,车企将在高峰会议上展示他们的汽车解决方案,而不再是简单的展示新车型。除了传统汽车制造商,车展也欢迎软件、IT等科技公司加入。

易车App提供销量、热度、点评、降价、新能源、保值率、实测、安全、零整比、保有量、经销商、易车号榜单。如需更多数据,请到易车App查看。

纯电、氢燃料、全碳纤维、高端休旅,盘点进博会汽车馆的吸睛车型

近年来,国内外科研人员和汽车厂商针对传统光学后视镜存在的缺陷,从不同的角度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进行革新与改进,产生了不少新技术。这些新技术中,既有局部的、单方面的变革,也有全方位的、根本性的改造(采用新的工作原理):既有从功能上的创新,也有为满足个性化或美学要求的设计,它们有的己形成产品、投放市场,有的还停留在方案设计或试验阶段。

1、强化后视功能方面的新技术

(1)镜面新技术

镜子是光学反射式汽车后视装置中的核心零件,镜面又是它的关键部位,为提高行驶时特别超车、并线、转弯、倒车或高速行驶时的安全系数,减轻驾驶员的疲劳,同时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它最低应能满足以下要求正确鲜明地反映物象,不变形或变形小;足够的后视视野,后视范围尽可能的大,最好能消除盲区;在雨、雾、寒冷等特殊天气下能正常工作。目前的新技术大都是围绕这几个方面提出的。

a.改变形状,增加面积

增加面积是汽车制造商为解决后视盲区的第一个反映,但镜子大镜框也大,会产生整体不协调的问题,同时也可能给视觉带来不便。为解决这些矛盾,设计者从镜子形状、面积、安装位置、整车风格、车主爱好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现在有不少汽车特别是大型车上采用状如手臂的大面积后视镜又称“兔耳式后视镜”,它们安装的位置也和其它车辆不同,一般置与车辆前部。

b.改变镜面曲率

平面镜、球面镜是传统镜面采用的两大系列,它们各有所长,但都存在明显的功能缺陷。

平面镜:优点是后视物体无失真,能真实反映车后物体的真实外形及实际距离,给司机有比较准确的判断信息。缺点是后视范围较小,造成过多的视觉盲区。

球面镜:特点是后视物体缩小,后视范围、视角扩大,不能真实反映车后物体大小及实际距离,驾驶员需经过一段适应对比过程。

对上述两种镜面各取所长,人们用改变镜面曲率的方法开发出一些新技术和新产品。

双曲率镜面:双曲率镜面是目前比较新颖的镜面。它弥补了平面镜后视范围过小,球面镜反映后方物体不真实的不足,它的球面部分曲率半径较大,一般为SR2000左右,基本上解决了失真问题。

变曲率镜面:它是依据车型、驾驶员眼点位置与后视镜相对位置、视野要求三个要素,运用光学原理和数据方法,对车辆的前后左右不同视野角度选择不同的曲率半径,并平滑过渡,这样,能够在满足基本不失真的条件下进一步扩大视野、减少盲区,既满足了国家强制性标准,又解决了盲区问题。另外,在镜面的设计上采用分界线的办法来警示驾驶员变曲率面仅供观察车后大致情况,在后视安全性的设计上是一个创新的进步,但制造工艺较为复杂,制造成本昂贵。

全景后视镜:欧洲和日本已经采用了一种全景后视镜来消除驾驶员的盲点。这种后视镜中间2/3的面积用平面镜,靠外1/3的面积用大弧度的凸面镜,这样司机就能看到车后的一个全景,消除转弯时的盲点,视野扩大了200%。为减少盲点,瑞典在10多年前就采用了具有凸面玻璃的外后视镜。这种后视镜看远处的物体有失真现象,但由于其有助于消除盲点,现在己在世界不少地区使用。

(2)表面处理新技术

a.镀层技术

后视镜镜面镀层有镀银、镀铝、镀铭、TiO2涂层(俗称“蓝镜”)四种。镀银、镀铝镜面反射率较高,虽看得清晰,但长期观察镜面容易对眼睛造成疲劳,且防腐蚀性能较差,容易产生氧化,成本较低。镀铬镜面反射率比较适合于对眼部的刺激,防腐蚀性能较好,目前使用的后视镜大多采用此类镀层方式。TiO2涂层镜面有防眩目的功能,以减少眼部的疲劳,目前对中高档轿车后视镜的采用也比较普遍,但加工工艺比较复杂,色差的稳定性较难控制。

b.电化学后视镜

这种后视镜含有一种胶黏体,施加小电荷,胶裁体就发暗,当光敏传感器感觉到眩目强光时,电荷就被激发,后视镜就不晃眼了。1998年全球共用了700万只电化学后视镜。

c.保护膜与防护液

这是为解决在用车辆后视镜的防雨防雾防尘问题而开发的汽车辅助用品,有的还能防止阳光反射和夜间灯光的刺激。国外己较多使用,产品种类也多,国内尚未普及,成熟的产品也少见。保护膜与防护液工作的基本机理在于它有或能够形成一个具有亲水作用表层,使雨水不能形成水滴,光线没有不规则反射。防强光反射则是因为有的保护膜呈蓝色。同时注意,这些辅助用品在使用条件上有不少限制,使用寿命(周期)也不长。

2、方便操作方面的新技术

(1)电动后视镜与记忆储存式电动后视镜

驾驶员在行车前或行车过程中通过后视镜观察车侧和车后情况时,有时需调节镜面以便获得最佳视野。对镜面与镜框固定的固定式后视镜,在调节视角时操作者用手直接调节镜框来完成,镜框与支架连接是可调节的。这种调节方式费时费力,很难方便地一次完成视角的调节,驾驶员需用手伸出车窗外调节,在行车、雨天等情况下调节很不方便。对直接调节镜面后视镜,驾驶员在调节镜面时,用手来按住镜面直接调节视角。同固定式后视镜比较类似,方便在于不必大动干戈来扳动整个后视镜镜框,也不致于破坏整车造型的美观,但依然不方便。对拉索在车内操作转动部件来调节镜面的后视镜,驾驶员在车内通过后视镜转动部件上的拉索来调节镜面的视角。在行车时调节或雨天调节均比较安全方便,但自动化程度不高。

电动后视镜是目前高档车上普遍使用的调节装置,驾驶员在车内通过按钮用电气装置控制转动部件来调节镜面达到所需视角,这样的操作轻松、快捷、方便、正确,还解决了拉索后视镜在调节右外后视镜时因驾驶员远离按钮而产生的操作不便的问题。

经过不断完善,电动后视镜上可能出现的松动问题、电磁干扰问题己基本解决。并进一步发展为记忆储存式后视镜。此类后视镜的镜面调节设计与驾驶员座椅、转向盘、内视镜构成一个系统,每个驾驶员可根据个人身高与驾驶习惯的不同来调节后视镜的最佳视角,座椅、转向盘最佳舒适性,然后进行记忆储存。在其他人驾驶车辆后或被他人调整己记忆的视角后,车主可以非常轻松地开启自己的记忆储存,所有内在设施就又恢复到最佳的设定状态。目前,很多轿车上都配有这种后视镜。

(2)后视镜的加热除霜

当司机在雾天或雨天行驶时,由于雾气造成的后视镜镜面的积雾、冬天积霜或雨水侵袭会造成司机对侧后方的视线不清,影响行车安全,驾驶员需伸出车窗外进行清洁镜面表面,这样极不方便,又是暂时措施,雾气及雨水又会马上使之模糊不清。因此,为了功能上的完备,驾驶的安全性及操作的方便性,设计采用加热除霜装置,当产生上述情况时,驾驶员就可方便地开启加热除霜按扭,解除不必要的后顾之忧。

3、提高自身安全及经久耐用性、延长装置寿命方面的新技术

(1)镜面防飞溅

后视镜作为车身安全件,国家强制性标准明确规定,当后视镜受到强烈冲击时,后视镜镜面不得因破碎而飞溅伤人。为了防止镜面飞溅,设计时的措施有:采用安全玻璃:玻璃组件与整个装置尽可能牢固联接。

(2)折叠功能

车辆在行车过程中难免发生一些意外事故,如车辆与车辆相擦、车辆与建筑物相擦、车辆与行人相擦等不经意的意外碰撞事件。后视镜作为安装在车辆上宽度最宽的零部件,在造成相擦的情况下,最易受到冲击。为了避免擦伤,也为了缩小停车泊位空间,研究人员想到了将镜框折叠的办法,设计时是通过改变联接方式或增加折叠机构,使后视镜具有折叠功能。需要折叠时又有两种办法,通常是用手伸出窗外或人到车外将镜框折拢,但不够不便;目前有不少已是电动的,驾驶员在车内就可方便地调节,解决了许多操作上的方便。

(3)材料与镀层要求

由于后视镜去装在汽车外,长期日晒雨淋,气候条件恶劣,汽车行驶过程中要经受颠簸冲击,因此现在后视镜的材料选用时兼顾了温度、湿度、强度与冲击、弯曲性能等方面的要求,同时还要求材料不易老化、耐腐蚀、注塑性能和泊漆性能好等等。

镀层同样影响产品的耐用性,有关技术己在前面论述。

4、满足美观协调方面的新技术

(1)注重后视镜的整体风格设计

现代汽车,特别是高档车,设计时除了考虑后视镜流线型及风阻系数外,还非常重视后视镜的整体风格设计,艺术性、可观赏性大大增强。

(2)通过表面涂装体现豪华气派

后视镜组件的高质量的喷涂能让后视镜上了一个档次;或使其与车身浑然一体,或体现高雅气质,或别具一格。

5、倒车安全新思路

(1)增加光学辅助后视镜

这是一种在英国较为欢迎的后视镜。其辅助后视镜安装到标准后视镜之上,并且可相对于标准后视镜进行角度调节,以扩大其后视范围。

辅助后视镜有主体部分和相对主体转动的壳体组成,壳体内有用于保持镜子的带凸肩的倾斜部分,壳体的下表面中心有轴套,自由端有一副相背安装支架,辅助后视镜主体在同边上有许多齿,其中心分叉式轴用于在其连接时插入壳体轴套,在壳体转动时,支架的齿与主体的齿相啮合,这样就固定了其相互的位置,同时镜子相对主体倾斜,主体可用胶固定到标准后视镜上。

此辅助后视镜的直径约40-50m,安装在标准后视镜之上,对整车的风阻没有影响。然而,它仍有较大的盲区,且制造较为复杂,制作成本较高。

(2)汽车列车的侧后视镜

这种可调式后视镜结构在转向或倒车时(特别对于列车)具有最佳的视野。在共用的壳体内安装一副侧镜——一个动的和一个不动的,活动的侧镜相对于不动侧镜转动并可形成不同的线角,活动侧镜用电动机经杆件连接转动,两个侧镜与壳体一起,也可相对固定支架垂直轴转动。

而其盲区仍旧很大,且使整车宽度增大,不够美观。

(3)智能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许多智能化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汽车上。据粗略统计,单用于汽车安全的智能技术就有20多种,智能化的后视技术层出不穷。如Gentex公司正在研究用一个数字辅助的后视镜系统来加强驾驶员的视觉。这个系统并不仅仅反映能看到的景物,还用若干个传感器捕捉和显示不明显的视觉信息,传感器能改变物体间光线的反差,使在黑暗中不容易看见的物体显现出来,还能发现在前照灯照不清楚或阳光眩目的地方的危险障碍物。

a.智能测距、显示(倒车雷达)技术

采用雷达(激光、超声波)测距原理制成的各种系统或装置被广泛用于汽车上。它能比较准确地测量出波源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并以数字形式显示于装在驾驶员可视范围的仪表上或发出警报或两者兼而有之。

b.红外夜视技术

利用红外线可改善汽车夜间行驶的视野情况。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利用具有与远光灯同样照度的两束激光红外线光束照射汽车前方的景物,然后由放置在汽车顶部的一架红外线摄像机拍摄下所有驾驶员不能看到的东西(行人、骑自行车的人等)。拍摄的图像传输到驾驶座前方的风窗玻璃与仪表板之间的一个类似电视的荧屏上。这样一来,驾驶员犹如戴上一副红外线望远镜,车前方的景物清晰可辨。

c.可视监控(倒车电子屏)技术

倒车电子屏系统是在行李箱盖或后保险杠上装设摄像机,并将拍摄到的画面传递到驾驶座前方的电子屏幕上,驾驶员只要看眼前的电子屏幕就能知道车后的情况。这一技术目前已有应用,并解决了反向、夜视等问题。

在底特律国际车展上,通用公司的Precept概念车装了Donnelly公司生产的以摄像机为基础的后视镜系统。该系统用一个内后视镜和两个外后视镜采集汽车周围的景象,三个景象合成一个全景图像在中控台的视屏上显示出来,还用文字说明来传达信息。摄像机也可在倒车时使用,当车后近处有消火栓等障碍物时,就及时让驾驶员知晓。

沃尔沃(富豪)轿车公司新近推出的一款名为SCC的新车上采用了“主动式后视镜和后向式摄像机”技术,实质是数字技术和可视监控(倒车电子屏)技术的综合,其上嵌上车门的后视镜和后保险杠中的传感器,可通过视频信号提醒驾驶员注意从轿车侧后方“盲点”处驶来的车辆。当险情加剧时,驾驶员还会收到由视频和音频信号共同组成的警报。作为车门后视镜的补充,车两侧后视镜处配置了“向后式摄像机”,它拍摄的画面以视频图像的方式出现在仪表板上的一台显示监视器中。必要时,驾驶员可借助它观察情况。同时,车上还配置了一种红外光增强器,它利用红外技术延长并拓宽了驾驶员在夜间的视野。

倒车电子屏系统与倒车雷达系统相比,前者具有确切判断距离的优点,这是由于对车后方的水沟、山崖、凸出的钢筋、竹杆等超声波是无法感应,这也是后者的倒车安全上的死角。同时由于目前汽车上视听系统越来越完善,更为前者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岚图汽车发布两项车身技术,真实水平对得起「全球首创」吗?

说实话,进博会的汽车馆,车不是主角,各种关于汽车的新技术才是。今年的汽车馆里氢燃料成了主角,无人驾驶技术也被展示很多,当然了纯电车型也是参展厂家必不可少的展品。但是技术这个东西还是要车承载不是吗?所以从车出发,一起看看吸睛的车型。

在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携大众汽车、奥迪和保时捷三大品牌旗下8款纯电动车型,亮相进口博览会,展现集团低碳未来的愿景。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冯思翰博士表示:“共塑低碳未来是我们全球战略的核心。集团承诺将与合作伙伴一,在205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

为了助力中国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改善,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公益林项目也亮相本届博览会,公益林项目将于2021年正式启动,并在未来10年内在中国北方10个生态脆弱的地区开展植树造林。2031年前,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公益林项目将覆盖内蒙古、宁夏、青海、甘肃及新疆。

在本届进博会上,大众汽车品牌展示了ID.家族在中国市场的首批车型——一汽-大众的?ID.4?CROZZ?和上汽大众的?ID.4?X,它们将于2021年年初上市。这两款纯电动?SUV?采用全新的电子架构,通过智能在线服务和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提供全面数字化的体验。大众汽车品牌?ID.家族车型将在?2023?年扩充至8款。除了大众的纯电动车型,保时捷和奥迪也带来了纯电车型。

奥迪带来了最新量产电动化车型?Audi?e-tron?国产版,Audi?e-tron?Sportback?以及?Audi?Q4?e-tron?概念车,这些e-tron家族车型代表了奥迪全力推进碳中和的决心与承诺。至2025?年,奥迪将在全球范围推出?30?款电动化车型,其中?20?款为纯电动车型。保时捷品牌则展出了将保时捷带入跑车新纪元的后驱版?Taycan、Taycan?4S,以及第一台纯电动赛车?99X?Electric。

通用汽车在展台最显著位置展出的是一辆蓝色的全新雪佛兰科尔维特Stingray硬顶敞篷版,科尔维特被誉为“美国国宝级跑车”我们看到的是这一传奇跑车的第八代车型。它配备Z51高性能套件,可在三秒内完成0到百公里加速,兼具速度与型格。它的两件式硬顶可在时速48公里内一键开启,全程仅需16秒。

除此之外还有,全新2021?款GMC?Yukon?Denali、全新2021?款凯迪拉克凯雷德ESV、全新2021款雪佛兰Suburban?High?Country和全新2021?款雪佛兰Tahoe?Z71。虽然这些车型都是没有在中国销售的车型,但是进博会是展示新产品的绝佳机会,在展会上可以跟中国消费者互动并聆听市场的反应,而这些反馈将帮助通用汽车更好地规划未来在中国的产品阵容。

在丰田展台上的众多车型中,这辆外观平平无奇的“小巴”,是“第二眼美女”。

很多观众在看完GR品牌的旗舰运动车型“TOYOTA?SUPRA”和GR?Yaris以及LQ概念车等等酷炫的丰田车型之后,转而去问工作人员,这辆小巴士究竟是凭啥实力站上了进博会的展台。

这辆“小巴”可厉害了,他可是首辆本土研发的丰田品牌氢燃料电池商用车——FCEV柯斯达。在氢燃料电池技术展示区域,除了有高压储氢罐及最新第二代燃料电池堆的展示之外,还介绍了从氢的制取、运输、储存到使用的完整氢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丰田已经在2019年全面开启推广普及氢燃料电池技术,特别是在商用车领域,除了FCEV柯斯达以外,还通过氢燃料电池系统集成商向其他商用车厂商提供丰田氢燃料电池组件的形式,与北汽福田、亿华通、中国一汽、苏州金龙、上海重塑、福建雪人等企业开展合作,以此实现氢燃料电池车在中国更大范围的普及。在技术研发领域,丰田更与中国主要商用车制造商一汽、东风、广汽、北汽及氢燃料电池系统集成商亿华通联合成立了商用车用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公司,加快中国氢能社会的发展。

Apollo?IE作为全球首款全碳纤维超级跑车,搭载自然吸气的6.3升V12发动机,最高转速可达8500转,产生可观的780马力,最高时速335KPH,百公里加速时间仅需2.7秒。

据工作人员介绍,展台上的这辆车,要2000多万人民币,而且已经预订出去了。

这辆电动小卡车是为了解决物流配送的最后1公里需求而设计的,采用换电技术。

在整个进博会汽车馆,最吸引人的就是这辆大奔驰了。这是基于梅赛德斯-奔驰8x8卡车底盘阿洛斯(Arocs)打造的全地形豪华旅居车。这款全驱车型无惧任何地形与环境,被参观者成为三室两厅的“移动之家”。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23上海车展丨前瞻:车市降温,新技术集中爆发

虽然大家平时不太关心白车身,可一旦碰撞事故发生,往往第一个被质疑的就是它。

作为自主品牌的一支新生力量,岚图汽车在今年势头强劲。东风公司将岚图定位为可持续发展的高端民族汽车品牌,调性这么高,怎么也得拿出些干货吧?

日前,岚图在2020中国车身大会上发布了两项全球首创车身技术,就是针对安全做的技术升级。因为车身技术毕竟是传统的材料和结构工艺为主,它的升级速度要比智能网联技术慢得多,在东风汽车此前没有强技术积淀的前提下,挂上「全球首创」字眼,讲真是有风险的。

岚图的车身技术实力如何,我们有必要关注下。

此次技术是针对具体车型做的技术展示,在iFree量产版白车身上,岚图汽车应用了两项新技术:

一、车身结构方面,首创TRB+Patch复合结构热成型A柱,并在B柱采用TRB铝硅涂层热成型材料;

二、车身强度方面,在全球车型中首次采用2000MPa铝硅涂层材料的车门防撞梁。

iFree量产版定位的是中大型智能电动SUV

第一种方案说的是车身结构方向,所以重点在A、B柱上做文章是没错的,因为在抵御正碰、侧碰、翻车事故中,A、B柱担当重任。

因为不同的碰撞,A、B柱的重要程度不一样,翻车事故可以说最能体现二者的综合能力。因此在A、B柱共同起作用的车顶静压(评估翻车事故)上,岚图公布了具体的测试数据,称这一首创结构方案可以使车身顶压峰值力达到100kN以上。

这大概是什么概念呢?就国内而言,中型、中大型SUV的车顶静压峰值60kN~80kN比较常见,再往上就属优秀了。

整车翻滚事故虽然在交通事故总数中的占比仅在3%左右,但是由翻滚事故导致的乘员死亡率却是所有交通事故中最高的,占比超过10%。

举例来说,和iFree量产版车身尺寸差不多的途观L、沃尔沃XC60和奔驰GLC?L,峰值载荷分为67.876KN、91.677KN和122.316KN。iFree量产版超过100KN,表现确实不俗。

数据来自中保研

至于车身强度方面,岚图汽车强调采用了2000MPa铝硅涂层材料的车门防撞梁,强度高,还防腐,是在全球车型中首次采用。

单独把车门防撞梁拿出来挺有意思,车门防撞梁的考核,大家平时关注不多,但作为抵御侧面碰撞的关键加强件,能起到减少碰撞侵入量的作用。而为什么还要提及防腐蚀问题,是车门内容易进水。其实车门内部还设计有排水槽,就是为了方便进入的水尽快流出。

从公布的信息看,我们有必要进行两个方面的解读。

一、它们的实际效果有没有被夸大;

二、这些技术对比行业内的表现如何?

准确来说,车顶静压测试并不是完全看峰值压力的,而是计算车顶最大承载力与车辆整备质量力的比值。这不难理解,因为车子在翻滚时车顶受到的压力是来自于车身自重,胖子头部着地肯定是比瘦子头部着地伤害大嘛。

根据IIHS规则,当载荷车重比达到3.25以上,被认为是「可接受的(Acceptable)」,超过4才能达到「优秀(Good)」。途观L、沃尔沃XC60和奔驰GLC?L的载荷质量比分别为4.44、5.06、6.75,都表现不俗。

不过岚图还未量产的缘故,还未公布自重数据。考虑?岚图iFree量产版定位的是中大型智能电动SUV,在未使用全铝车身设定的情况下,车身重量更大,预计和沃尔沃XC60相当。

至于技术手段本身,TRB+Patch复合结构的应用不赖。TRB指的是变截面滚压技术,优点是能有效提升抗弯能力,对于弧度大、容易受到碰撞伤害的A柱而言是极好的技术手段。TRB变截面滚压技术还能有助于轻量化提升,它的做法是在冲压成型之前,先将特定区域的板材压薄,当冲压成型之后,非承载部位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材料浪费,减轻重量。

不过TRB技术并不是岚图一家在使用,比如同在武汉的上汽通用武汉工厂也有。所以就要看Patch这种元素的加入有多高级了,其实「Patch」在英文中指的是补丁,对应到汽车上就是加强板的意思。

就技术思路而言,没有特别新意,比起宝马7系采用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板还是弱了一些,但考虑到成本允许内的安全手段都使用到,还是值得肯定的。

至于车门防撞梁,通常会使用1000~1500Mpa的高强度钢,岚图采用了2000MPa铝硅涂层材料的车门防撞梁,还是不错的。

但对于SUV、特别是定位纯电动SUV的岚图iFree量产版而言,其实更加关键的部件是门栏梁,因为车身姿态高,侧面碰撞时,门栏梁会更多参与碰撞。而且考虑到现在电池包都会设计在底盘上,门栏梁的强度和结构设计变得更加关键。这也是为什么像特斯拉、蔚来等品牌都在门栏梁上有新颖的设计。

Model?3设计有带有镂空结构的门栏内板加强梁,能起到强化抵抗碰撞的能力。

蔚来ES8采用了一体空腔门槛梁设计

相比较这两款车型,岚图iFree量产版的门槛梁采用了1500MPa以上热成型钢,但结构上没有做具体说明,应该是遵循了传统的车身设计,没有特别新意。

除了以上这些外,岚图iFree量产版的白车身高强钢占比达75%,其中1500MPa以上热成型比例高达31%,主要应用于车身A?柱、B?柱、门槛、中通道、座椅横梁、前后纵梁以及前后门防撞梁等车身骨架件上。

按这套数据,它的整体表现相当不错,作为对比,热成型钢比例较奥迪e-tron(27%)、宝马X7(16%)等多个豪华品牌具备领先优势。

除此外,白车身也要看看整体的协调性和韧性,扭转刚度作为重要指标,岚图iFree量产版白车身静态扭转刚度高达39.3kN·m/deg。这一水平和蔚来ES8差不太多(44.14N·m/deg),和主流的20kN·m/deg~30kN·m/deg要强不少。

扭转刚度高,乘坐的舒适性更好,NVH的表现也会更出色。

不过要说明下,这里的扭转刚度应该是算上了电池包,因为电池包是会加强白车身的扭转刚度的,所以数据有夸大的可能。

作为对比,我曾估算蔚来ES8的白车身扭转刚度在32.6?N·m/deg左右,不过即便如此,岚图iFree量产版的白车身扭转刚度即便下降至29.3kN·m/deg,表现也是很不错了。

从时间线上,岚图汽车2020年7月正式发布品牌战略和首款概念车iLand,9月全球首发量产概念车iFree。基于iFree打造的中大型智能电动SUV已完成高温高原测试,2021年量产上市前,将在全球完成三高、专项、综合强化等超300万公里严苛测试。

只有短短一两年的时间,岚图的任务很紧迫。从今天的分析看,不能说岚图iFree量产版有多惊艳,但能用到的好技术,确实在成本可控范围内都使用到了。为了支持民族品牌崛起,合理范围内的宣传,我想大家也不会特别在意。2021年马上就要到来,祝岚图好运。

图?|?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22年,由于疫情的原因,北京车展延期直至最终取消,成都车展开馆几日后草草结束,广州车展同样也遭遇了不可抗力因素,不仅是车展受阻,2022年国内车市销量也曾短暂的跌入谷底。

当下,三年的疫情终于被画上了休止符,经济复苏,消费意愿逐渐回暖已经成为了可以预见的未来,基于这一背景,将于2023年4月18日正式拉开帷幕的,年内首个A级车展——上海车展,自然也就成为了万众瞩目的一场汽车盛会。

遥想2021年上海车展,当时车圈的发展态势可谓是欣欣向荣,在新能源浪潮来袭、消费需求不断扩大以及相关政策优待不断强化的共同作用下,自主品牌崛起,造车新势力蓬勃发展,新兴汽车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就连诸如BBA之类的传统大厂也在新能源层面,将步子迈得更大,而在间隔两年之后,2023上海车展开幕之时,一切似乎都已经变了样子。

车市降温,回归理性

虽说从2021年上海车展与2023年上海车展一样,依然把“拥抱变化”以及“新能源化”、“智能化”当做主题,车企之间的竞争也依旧不变,但是如今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市场的秩序回归理性。

2021年的上海车展中,恒大汽车携手九款车型强势亮相,一度成为了当时车圈乃至整个社会的热搜,而除去恒大以外,彼时的新能源车企阵营中,也是闯入了许多跨界造车以及新势力,然而时间来到2023年,恒大的造车梦已经化为泡影,许多跨界造车品牌以及曾经声势浩大的新势力也被时间的洪流所吞没。

可以说恒大以及众多曾经热度极高的新晋车企,它们的倒闭给整个市场敲响了警钟,同时也给消费者敲响了警钟。同时它们的例子也再度证明了,造车不是比谁钱多,还得有底蕴和积淀。

与此同时,自进入2023年以来,价格战的风波已经从新能源车领域一路席卷到了整个市场,而在价格砸得最凶的三月过后,车市基本也是进入了全员“参战”的情况。三月一过,上海车展如期而至,在此次展会上发布的新车,大概率也会以低售价的形势参与到价格战当中。

毫无疑问,未来汽车类产品的售价,不论新能源或是燃油,无论自主还是合资,都将在这一轮大战,以及这次车展之后进一步归于理性,或者说回归到一个合理的价格区间,“品牌溢价”即将成为过去,因为“技术溢价”才是王道。

技术对决,大厂厚积薄发

作为两年一度国内最大的车圈盛会,上海车展对于广大车企来说算得上是一年里最为重要的平台,所以基于上海车展的战略地位,广大车企都会选择在车展之前或是车展现场,重磅发布一些强大的新技术,展示自己的“肌肉”。

例如前不久,长城汽车就重磅发布了旗下最新的智能四驱电混技术——长城Hi4,这一项技术的问世,对外展示了长城汽车近几年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研发成果,也预示着未来,这一家老牌自主车企也将在新能源领域释放更多的力量。

而4月10日,自主新能源巨头比亚迪也强势发布了全球首个新能源专属智能车身控制系统——云辇系统,同时作为比亚迪旗下高端子品牌的仰望,也随之流出了更多消息。

除去上述两家车企以外,还有诸如奇瑞、东风等技术大拿,它们多年研究的技术成果也在今年成功开花结果,真正做到了厚积薄发。而有了这些全新高精尖技术的赋能,未来消费者的用车体验也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

内卷加剧,中外车企将正面对局

在2021年的上海车展上,虽然广大自主品牌已经展露出了蓬勃发展,同时向上冲击的势头,但是彼时的自主品牌仍未在真正意义上,与传统的合资以及豪华品牌“刀剑相向”。不过在2023年的上海车展上,自主正面叫板合资甚至是豪华品牌的趋势将会成为主流。

在过去几年里,将价格打到三五十万甚至更高的自主品牌,普遍是新兴的造车新势力,但是在近两年的时间里,诸如比亚迪、长城、长安、奇瑞之类的传统自主汽车品牌也在不断地推出价格更高的产品,用以冲击以往被合资品牌霸占的20-30万元市场,除此之外这些品牌也在积极推出更加高端的子品牌,来冲击更高端的市场,诸如比亚迪的仰望、吉利的极氪等等。

可以说,这届车展既是一次盛大的展会,更是自主品牌全面“掀桌”,正式冲击高端的起点,而在这次车展之后,以往豪华>合资>自主的局面也将会有所松动,甚至重新排位座次。

写在最后

市场逐渐回归理性、自主品牌技术积淀开花结果、中国车企集体冲高即是这一次上海车展更为深层的主题。若是你对此次车展感兴趣,但又无法前往现场观展,您也可以持续关注本账号,我们将持续为大家带来上海车展的相关资讯,敬请期待。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1号车盟,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文章标签: # 后视镜 # 技术 # 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