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车型对比 车型对比

张家港光束汽车什么时候量产_光速汽车张家港有限公司

tamoadmin 2024-05-17 人已围观

简介1.长城汽车“命悬一线”?自主车企出海突围截止2023年8月,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一共392206家,其中分布在张家港市的获批企业有1060家,25万元,如:万物生(苏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京港工业炉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乐元能(苏州)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丰速易通(苏州)科技有限公司、中科探海(苏州)海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科化物张家港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科军联(张家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

1.长城汽车“命悬一线”?自主车企出海突围

张家港光束汽车什么时候量产_光速汽车张家港有限公司

截止2023年8月,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一共392206家,其中分布在张家港市的获批企业有1060家,25万元,如:万物生(苏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京港工业炉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乐元能(苏州)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丰速易通(苏州)科技有限公司、中科探海(苏州)海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科化物张家港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科军联(张家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上驰汽车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张家港)变压器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腾恩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等。

长城汽车“命悬一线”?自主车企出海突围

(文/彭科峰)尽管2019年的国内新能源市场从下半年开始走低,但在产业层面,?显然各大车企依旧看好电动车的未来。1月8日,车友头条从吉利汽车官方获悉,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和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于当天宣布,经相关监管部门批准,双方组建的smart品牌全球合资公司“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smart?Automobile?Co.,?Ltd.)正式成立,将在全球范围内联合运营和推动smart品牌转型升级。

注册资金54亿人民币

车友头条了解到,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的注册资金高达54亿元人民币,吉利和奔驰将各出资27亿元人民币,其中,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主要以smart品牌出资的形式获取相应股份。这也意味着,双方的股比基本为50:50。

据介绍,公司成立后,双方将在研发、制造和供应链等领域发挥协同效应,致力于将smart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品牌。其中,合资公司全球总部设在中国宁波杭州湾新区,在中国及德国分别设立营销中心。

此外,全新一代纯电动smart将由梅赛德斯-奔驰的全球设计部门负责设计,吉利控股全球研发中心则负责工程研发。新车型将在中国的全新工厂生产,预计2022年开始投放市场并销往全球。根据新车型开发规划,smart未来产品阵容将扩展到快速增长的紧凑型细分市场。这也意味着,预计在2年之后,我们就能够在市面上买到电动版的smart了。但截至目前,电动版smart的续航里程尚未公布。

佟湘北将出任合资公司CEO

据车友头条了解,这家合资公司董事会将由6名成员组成,双方各委派3名。其中,吉利控股方代表为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先生,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吉利汽车集团CEO、总裁安聪慧先生,吉利控股集团常务副总裁、CFO李东辉先生;戴姆勒方代表为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大中华区业务的唐仕凯先生(Hubertus?Troska),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销售与市场营销的贝思格女士(Britta?Seeger),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集团研发和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研发的马库斯·谢弗先生(Markus?Sch?fer)。

此外,吉利和奔驰方面决定,佟湘北为smart合资公司全球CEO,他将统筹市场、销售、研发等smart品牌所有业务模块,向smart合资公司董事会汇报。

公开资料显示,佟湘北在汽车行业有超过20年的从业经验,曾在中国和美国等地多个世界领先的汽车公司任职。此前,他曾经担任吉利集团总裁助理、领克汽车张家口工厂总经理。

MINI和smart将角逐电动车市场

对于本次合作,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兼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表示:“?经相关监管部门批准,我们与合作伙伴吉利控股共同筹备数月的合资公司现已蓄势待发。合资公司将在中国及全球市场推出下一代零排放smart电动车型。我们期待双方继续紧密合作,将优秀的产品与服务带给全球客户。“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2019年11月,长城汽车和宝马集团合资成立的光束汽车项目在江苏张家港正式落地,双方的股比也为50:50。而光束汽车的主要卖点,也是将MINI品牌电动化。这也意味着,在高端微型车领域,MINI和smart的竞争还将延续,只不过这一次,双方的战场将转移到电动车领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作者:郝秋慧、编辑:张宇喆

核心观点:

1、魏建军认为,中国汽车有重大的市场机会和市场空间,应当走出国门,拓展更广阔的海外市场。

2、面对“命悬一线”的处境,中国自主车企正在遭受巨变,或许出海是一条新的生命线。

3、中国自主车企可通过国际化布局,跨越S型增长曲线,在国际市场中寻得新蓝海。

时值长城汽车三十而立之年,董事长魏建军毫不讳言:“长城汽车,命悬一线。”

一家企业度过了半个甲子,迎来了第30个生日,本该值得庆贺。掌舵人却没有成功的感言,只有一句直击灵魂的拷问:“长城汽车挺得过明年吗?”

2019年,中国汽车销量同比下滑8.2%。在凛冽的车市环境下,长城汽车虽然以106万的销量同比增长0.69%,以小幅增长跑赢大盘,但2020年的考验更为严峻。

7月8日,长城汽车发布上半年销量数据,1-6月新车累计销售39.5万辆,同比下跌近20%,仅完成全年目标的38.7%。在大环境的冲击下,难有车企独善其身。魏建军此时提出,要用三十年的积淀,去迎接此刻的巨变,“在企业命悬一线的时候,把自己的命,也悬在上面。”

魏建军这位“保定车神”,仍有当年接手长城工业公司(长城汽车前身)时的魄力,敢在企业30周年之际说道:“如果我们还看不到颠覆性的变化,那被颠覆的,一定是我们。”可见魏建军要带领长城汽车做出改变的勇气。

而改变的第一步,便是魏建军提出的全球化战略。“全球化是中国汽车企业的唯一出路,我们一定要走出去,就算是死,也要死在国外。”截至目前,长城皮卡已连续22年保持国内、出口销量双第一,全球保有量超过160万辆。

2019年,长城汽车海外新车销量达6.5万,同比增长38.68%。同年,长城汽车俄罗斯图拉工厂正式竣工投产,为中国汽车品牌海外首个全工艺独资制造工厂。

长城汽车在海外的表现,也让魏建军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品牌出海路线,并在30周年时提出:“走向全球的,将不仅是产品,不仅是价值,更是新的价值观。”

在亿欧汽车看来,“居危思变”的不仅是长城汽车,更是中国自主车企。面对“命悬一线”的处境,中国自主车企如何“迎接巨变”,或许出海是一条新的生命线。

出海,必然之举

“在中国第一不是第一,如果在世界级舞台上取得第一才是真正的第一。”一位曾在自主车企担任高管的业内人士告诉亿欧汽车。

中国汽车产销量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据世界汽车工业国际协会统计,2019年,中国汽车销量达2576.9万辆,占全球销量比重接近30%,但中国汽车出口为122万辆,占中国汽车销量仅有4.7%。中国车企在海外市场增长空间巨大。

受特斯拉、Waymo等新兴科技企业的冲击,全球车企正在积极寻求转型,逐步撕掉传统汽车制造商的标签,向科技出行服务商迈进。而对中国自主车企而言,“用市场换技术”的时代已经过去,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唯有实力方可安身立命,只有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才是真正的实力派。

亿欧汽车曾在《2020中国自主车企出海价值研究报告》提到,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自主车企已具备一定的核心实力,需要在已有市场基础上,去探索如何成为国际顶级车企。而出海是中国自主车企向顶级国际车企迈进的一个必然之举。

中国自主车企在全球市场中已开始掌握主动权。2019年11月29日,长城汽车宣布与宝马集团达成合作,双方分别持股50%,合资成立光速汽车,并将落户江苏张家港,产能规划16万辆。

不久后,2020年1月8日,作为戴姆勒集团第一大股东的吉利集团宣布,与戴姆勒集团成立新smart合资公司,双方各持股50%,将smart全球总部落户浙江宁波。

这两项合作均是在中国宣布放开外资股比限制后达成的。

中国自主车企不仅赢得了与国际豪华汽车品牌的平等合作,更在资本层面的深度合作中逐步具有话语权。“中国车企要想做到顶级,必须要跟国际车企平等对话,在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互动交流。”一位业内人士对亿欧汽车表示。

目前,中国自主车企的出海情况与国际巨头有较大差距。但面对日渐成熟的世界汽车环境,中国自主车企在出海之路上已初具章法,越发稳健,前景可期。

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美东时间7月13日,成立仅17年的特斯拉市值首次突破3000亿美元,把成立83年的传统汽车制造商丰田甩在身后,打破了人们对车企的固有定义,一如苹果对手机界的冲击。

受特斯拉等新兴车企的影响,全球车企皆在寻求技术、资本与资源的协同发展。同时,在特斯拉横行全球车市的同时,中国汽车行业的竞争也已不再局限于本土,而是将战火延伸到了全球市场。

面对国际化车企的对抗,中国自主车企正在通过“新四化”转型迎击,但这一转型亟需借助出海之路,加快自身产品和品牌升级。而在出海道路上,中国车企需要学习特斯拉模式,寻求新兴业务增长点,讲好资本新故事,推动自主品牌进行全球化发展。

世界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繁多,中国车市亦在发生改变。

自2018年开始,全球的新车销量呈下降趋势,中国汽车市场遭遇28年以来的首次下跌,汽车市场面临转折点,增量市场开始向存量市场转变,车企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2020年,突发的全球性疫情令全球大型车企陷入瘫痪,停产停工已是常态。

由于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制造市场,产业链完善且本土化高,加上政府管控得力,2020年4月起,中国自主车企已开始全面复工。5月份,中国乘用车市场出现回升,是全球鲜有的增长性汽车市场之一。

亿欧汽车认为,中国自主车企应抓住时间窗口,顺应新四化趋势,积极尝试创新性探索,利用中国自主车企的整合优势,提升以产品技术为核心的竞争力,为自身出海打造坚实的跳板。

同时,全球汽车产业处于新旧动能转型期。为寻求增长的第二曲线,出海成为了中国自主车企转型发展的一个必要步骤。

“一个有价值的品牌一定是国际化的。”魏建军坦言,中国汽车在技术研发、产品品质等方面已取得长足进步,特别是在智能化、网联化、清洁化方面的创新,已具备了相当优势,“我们要做的,是走出国门,拓展更广阔的海外市场。”

在全球汽车业发生巨变之时,中国自主车企不仅要拥抱科技,更要拥抱世界,伺机而动、迎难而上,才能在全球化市场的竞争中有出线的可能。

中国自主车企的出海意识正在觉醒。其中2019年入围《财富》500强的六家中国车企,如上汽集团、一汽集团、北汽集团、广汽集团、吉利集团等近年来在海外研发、投资、建厂、收购等动作频频。这些车企还在战略层面重提“国际化”,着重强调从产品出海转为技术、标准、管理和服务输出,肯定了出海是步入世界一流车企队伍的重要途径。

开拓出海之路,拥抱全球化,对中国自主车企而言,是一次长期价值投资。其可通过国际化布局,找到新兴业务增长点,跨越S型增长曲线,在国际市场中寻得新蓝海,以实现二次增长。

附:7月6日,亿欧汽车发布《寻找第二增长曲线——?2020中国自主车企出海价值研究报告》,通过研究自主车企的创新核心战略作为切入点,探究其出海的价值与意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文章标签: # 中国 # 汽车 # 车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