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车型对比 车型对比

小米汽车研究院长-小米汽车研究院人员全是吉利的

tamoadmin 2024-08-18 人已围观

简介1.大半个车圈为小米“发烧”,谁来承载雷军的造车梦?2.吉利和小米哪个更有钱3.小米造车落户北京?多个岗位招聘信息透露工作地点4.三胎对中国车市利好?曝小米挖吉利研发一把手!海尔开卖极氪0015.深度解析吉利布局:沈子瑜入主魅族背后大半个车圈为小米“发烧”,谁来承载雷军的造车梦? 文 | 彭斐 运营 | 宋宋 小米集团高速发展时,雷军曾称自己“行程密时,平均一天有11

1.大半个车圈为小米“发烧”,谁来承载雷军的造车梦?

2.吉利和小米哪个更有钱

3.小米造车落户北京?多个岗位招聘信息透露工作地点

4.三胎对中国车市利好?曝小米挖吉利研发一把手!海尔开卖极氪001

5.深度解析吉利布局:沈子瑜入主魅族背后

大半个车圈为小米“发烧”,谁来承载雷军的造车梦?

小米汽车研究院长-小米汽车研究院人员全是吉利的

| 彭斐

运营 | 宋宋

小米集团高速发展时,雷军曾称自己“行程密时,平均一天有11个会议,每天平均吃饭时间只有3分钟。”而如今对于“押上人生全部声誉而战”的小米 汽车 ,雷军的忙碌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宣布造车至正式成立公司的5个月间,雷军频繁走访比亚迪、一汽集团、长城 汽车 、长安 汽车 、东风、恒大 汽车 、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集团、北京现代、博世、宁德时代等企业,并时不时与北京、吉林、上海、天津、武汉、合肥多等多个地方传出“绯闻”。

几乎大半个 汽车 圈都在为小米 汽车 “发烧”。随着小米 汽车 落户北京亦庄,其业务开展也将从前期考察逐步进入到实际运营阶段。

下一步,围绕工厂落地何处,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激烈争夺。小米 汽车 终会花落谁家?

01

收购宝沃 汽车 工厂?

雷布斯的光环不亚于华为。9月13日,一汽解放开盘股价一度逼近涨停,创年内新高。涨势的背后,是一则“雷军一行到中国一汽集团就合作事宜进行深度对接洽谈”的消息。

可股民只狂欢了一日,一汽解放便于9月14日跌至11.63元/股,跌幅约4%。外界又将之归因于“雷军有了新欢”。

一则“小米 汽车 或将通过收购方式以获得产能和生产资质”的消息开始在业内发酵。同时,宝沃 汽车 作为小米的“新欢对象”也浮出了水面。

“即使向下放到省级发改委和工信局申请新工厂生产资质,也是需要较长的流程和其他配套手续的。” 汽车 行业分析师钟师向车市物语称,“收购别家车企主要是可以节省时间,一步到位,代价就是要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

小米造车需要抢时间,与特斯拉、蔚来等造车新势力相比,小米进入 汽车 行业时间比较晚,花钱买时间,对于手握千亿资金的小米 汽车 而言,是比划算的买卖。

如果回顾小米从成立至今,之所以在高速发展,雷军认为最核心的原因则是效率高。而北京密云的宝沃 汽车 ,拥有新能源及传统能源的双生产资质,具备年产能36万辆整车的生产能力。这对于小米而言,确实有很大的吸引力。

据相关报道,宝沃 汽车 生产已进入停滞阶段。即使在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行业内早已100%复工复产情况下,密云工厂仍处于停工状态,且时间已长达一年。2020年工厂产能利用率仅有4.83%。

而3个月前,就有曝出小米与宝沃 汽车 有过深度洽谈的消息,当时因双方对宝沃 汽车 估值差距悬殊,谈判戛然而止。据知情人士透露:“当时雷军出价极低,远远低于陆正耀为宝沃付出的代价。”

陆正耀是瑞幸咖啡、神州优车、神州租车和宝沃 汽车 的董事长。虽然他于2018年年底,收购了北汽福田手中宝沃 汽车 67%的股权,但陆正耀却没有太多资本与雷军谈判。

对目前的宝沃 汽车 来说,最值钱的资产是其位于北京密云的智能工厂和土地资产。当时,福田对宝沃北京工厂项目“砸”了47.24亿元,其4.0智能工厂甚至获得工信部颁发的“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项目”称号,而这些资产并没有被陆正耀收于麾下。

据车市物语查阅,2019年1月,福田曾发布一个公告称,“由于宝沃 汽车 工厂所占用的土地被纳入怀柔科学城规划中,北京市考虑到科学城未来规划的需求,要求福田承诺宝沃 汽车 的土地使用权留在福田,并在北京市要求时将土地交回。”

这也意味着,密云工厂背后的实际所有权不在福田,也不在神州优车,而是北京市。目前,北京市只是依照市场价格把土地和房产租赁给宝沃 汽车 使用。

为了吸引小米 汽车 入资,北京市要求收回厂房,这也非不可能之事。既然小米 汽车 总部选址在北京,那制造工厂落户北京的可能性更高。

“北京市有关方面正积极推动小米通过收购宝沃 汽车 获得生产资质,应该很快就会有结果。”有消息人士称。

眼下,重组电动 汽车 制造产能也是国家所倡导。“目前市场上的电动 汽车 企业太多,相对分散。未来要做大做强,电动 汽车 企业需要进行兼并和重组,在先进技术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日前表示。

理论上,有产能过剩问题的车企都希望与小米“沾上关系”,宝沃 汽车 并非小米 汽车 的唯一选择,但从近期的信息推测,虽然雷军近阶段“打卡”的车企不低于数十家,但一些车企已明确辟谣或官方回应不卖工厂。

小米选择宝沃 汽车 工厂代工这条线显得更为明朗。能造车的车企有很多,但真正能和小米 汽车 谈拢的车企不见得多。这一点从苹果 汽车 项目受挫中可得知。

同样马不停蹄的苹果CEO库克,近段时间不断与现代、日产、大众等车厂洽谈Apple Car整车代工,但意外的是,至今还没有一家车企明确愿意给苹果造车充当代工厂。

原因也很简单,有点实力的传统车企,不想因为与苹果合作成为苹果的代工厂,从而“稀释”了自己的品牌价值。

“诸如比亚迪、长城和一汽集团等有实力的车企,与小米 汽车 汽车 深度谈判的,是希望将自己的平台共享,或是其它方面深入共同造车,而不是沦为代工厂。”业内人士向车市物语表示。

02

激烈的小米 汽车 工厂“争夺赛”

业内人士分析,通过收购工厂获得造车资质,只是短期战略,未来也不排除小米会多点布局,在其他城市自建工厂和研发中心等。无独有偶,9月13日便有消息称,小米 汽车 或将用“双工厂”模式。

“自建工厂肯定是最符合自己满意的地点和环境,能保证永续发展。”在钟师看来,未来的大本营一定放在自建工厂里。当然,如果收购工厂所在地方的支持一直稳定,车企也会乐见其成。“一般还是做两手准备为妥,吉利都做了N手的准备。”

小米造车的野心很大。有消息称小米在 2024年出第一款车,每年推出一款新车,三年的总销量达到90万辆。雷军曾在内部表示,小米 汽车 “3年出车,第一年卖10万台”。

业内人士向车市物语分析,“一年10万台,目标很大,但也非不切实际的空想。‘蔚小理’造车新势力都是从零做起,一开始没有品牌价值,但小米不同,巨大数量的小米产品的数据库沉淀了未来小米 汽车 潜在用户群。”

“如果小米 汽车 在三年后量产,可大胆猜测小米面对的第一难题,不是销量,而是产能不足。”基于这种忧虑,使36万年产能的北京密云工厂被小米收购,那小米也会遇到产能不足的问题。提前布局“双工厂”,逻辑也显得顺其自然。

曾经投资过造车新势力的雷军,无论是代工或自建工厂路线,都有不少经验可以借鉴。

小鹏 汽车 一开始由海马 汽车 代工生产,但2020年3月间接收购广东福迪 汽车 ,获得了生产资质。目前,小鹏G3的改款车型G3i车型尾标已从“海马”标识改为了“小鹏”,小鹏 汽车 肇庆工厂二期也已经动工。

小米 汽车 的最佳选择或是遵循类似小鹏 汽车 的多地布局路线,前期通过收购快速获取生产资质,后期通过自建工厂扩大产能。

自雷军正式宣布小米造车后,各地方马上行动起来,想尽一切办法拉小米到自家城市落地。北京、上海、武汉、合肥、西安、成都等城市纷纷抛出过橄榄枝。可以说,工厂选址的竞争,远比小米 汽车 总部所在地的竞争更加激烈。

“小米 汽车 落户哪个城市,便会为这座城市带去投资,更重要的是能带去 汽车 相关产业链和智能 汽车 方面的人才,有望引进整个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业内人士称。

据汉南区官方介绍,该区有8家整车企业和13家整车生产工厂,包括小鹏 汽车 、东风本田、神龙、东风乘用车、吉利路特斯、吉利商用车等,重点发展锂动力电池、氢燃料电池等领域,同时是智能网联 汽车 测试示范区,具备良好的产业优势。

同时,武汉和雷军也有很深的渊源。武汉大学培养了雷军,雷军也在武汉有产业布局。小米 汽车 在武汉自建工厂的可能性很大。

尽管有“最优”对象,但雷军仍在为造车选址四处奔走。9月11日,据吉林省网站消息,吉林省高层领导在长春会见雷军一行;8月31日,天津市高层领导到小米集团走访调研,就进一步深化市企合作与雷军座谈交流。

(图:吉林省高层领导在长春会见雷军一行)

“最后,小米可能会比较各地的优惠土地政策、税收减免等,并考虑当地的产业链和产业环境等,以此选择自建工厂落地何处。”分析人士称。

03

拼命奔跑的小米 汽车

造车并不容易,既然是雷军压上了所有的声誉,小米造车自然要慎重得多。

但雷军对于小米发展的观点一直是,“大方向选对后,一定要保证奔跑的速度,奔跑本身即可解决问题。”

雷布斯造车的奔跑速度不可谓不快。早在2014年便传言发起“泰坦”的苹果项目,至少已经酝酿了6年,而小米 汽车 入局不到6个月,便有一系列实质性进展。

眼下,新能源 汽车 最难的不是制造出一个像样的产品,而是能把一款产品卖到什么销量。用户认可的销量决定产量,产量规模决定供应链和资金链的永续。对于小米 汽车 而言,没有销量,车企就命悬一线,“双工厂”模式也是其前期的一场。

对于小米造车的优势,钟师评价,“小米最有信心的不是能圈多少投资资金,而是原先庞大成熟的小米生态圈已经建立起来,往下 汽车 产品的集客、营销、推广成本,要比任何新生的车企强得多。这是小米造车宝贵的‘无形资产’。”

不过,小米 汽车 作为后来者,需要补课的内容也非常多——智能驾驶就是一门大课程。从目前小米申请的专利来看,主要集中在智能座舱,自动驾驶上的专利要远远少于华为、百度、滴滴等 科技 企业。

从近几个月来看,“不缺钱”的小米正不断对自动驾驶领域企业频频出手。先是抢下对纵目 科技 、禾赛 科技 两家自动驾驶厂商的投资,随后还参与DeepMotion(深动 科技 ),智慧互通(爱泊车)的战略投资。

当然,自动驾驶的技术壁垒并不是收购几家公司就能弯道超车,算法的深入研究,以及真实数据收集都是小米 汽车 无法绕过的一座大山。

深谙此道理的小米 汽车 ,最近也在高薪挖自动驾驶领域的人才,但要找到心仪的人才太难了。虽然小米的薪资比市面高出近20%-30%,小米官方还透露小米 汽车 收到的简历已超过2万份,但最后完成入职的仅有300余人,步伐仍然慢于外界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小米 汽车 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当天,小米官方还晒出了雷军与其他16位团队骨干的合照。而在外界剖析了这16位骨干的“身份”时,不免让人降低了期待值。原因是小米 汽车 高层都是“门外汉”,仅一位成员是 汽车 行业背景,并且是名外饰设计师。

人才的缺失或将拖累小米造车的进度。此前,盛传原吉利研究院院长胡峥楠将加盟小米 汽车 ,但最后或因竞业协议的规避,加入了顺为资本;也有消息称,原福特 汽车 (中国)电动车事业部首席运营官朱江已提出辞职,下一站或是小米 汽车 ,但消息传了有一阵子了,似乎没有最终成行。

2024年,小米能否造出一台让人“尖叫”的车?答案很悬。仅从造一辆车的角度来看待小米 汽车 的未来,小米 汽车 的价值或许不会很高。面对未来强大的竞争对手、复杂的供应链管理,缺少 汽车 产业技术储备的小米要从造车上获得利润非常难。

但换一个角度,从造一个“移动终端和数字空间”来看,如果小米造车,真能像雷军所想那样“是给手机和一整套智能体系加上四个轮子”,小米 汽车 的价值是否会变得不一样?核心前提是,小米能将电子产品生态链成功复制到 汽车 上。

吉利和小米哪个更有钱

吉利。因为在2020年全国企业收入报表中显示,吉利集团年收入为达921亿人民币,而小米公司的年收入总额为841亿人民币。从每年的收入总额看吉利集团的排名都在小米公司的上面,所以吉利集团更有钱。

小米造车落户北京?多个岗位招聘信息透露工作地点

在正式宣布进军 汽车 行业两个多月后,小米似乎正在加快步伐。6月14日,小米公司的发布多个自动驾驶相关岗位的招聘信息。

具体来看,招聘岗位涉及数据平台、车载基础架构、决策规划、毫米波算法、开发工具、前端平台开发、嵌入式软件、控制、感知、高精地图、仿真平台等,且每一项招聘启事前,都有一个“急”字。除此之外,招聘信息显示,上述工作地址皆是北京海淀。

上述招聘信息的发布,也被业内解读为“小米研发中心总部即将落户北京”。

不过,上述猜测并未得到小米方面的证实。

对于在京招聘多个自动驾驶相关人员,业内认为,北京在自动驾驶相关领域的布局较早,自动驾驶相关 科技 公司及人才相对充足,但北京并非小米 汽车 研发中心的唯一选择。

此前,就有跨国 汽车 零部件供应商曾透露,小米正在上海安亭建立一个研发中心。

值得关注的是,在开始招聘北京自动驾驶工程师的同时,小米集团还投资了两家位于上海的与自动驾驶技术相关公司。

6月3日,小米参与了位于上海张江高 科技 园区的纵目 科技 1.9亿美元的D轮投资;6月8日,小米和高瓴、美团共同领投了位于上海的激光雷达企业禾赛 科技 超3亿美元的D轮融资。

事实上自今年3月30日小米集团正式发公告宣布进军造车业务以来,包括北京、上海、武汉等多地都被传出正在与小米集团接洽,希望小米 汽车 落户的消息。

不过,虽然小米造车花落谁家依然扑朔迷离,但小米正在加快造车步伐。自宣布造车消息以来,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在各地考察,频繁出入各个主机厂,包括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长城等成为小米的“绯闻对象”。

“支持小米 汽车 业务的发展,也在 汽车 领域合作,正在洽谈项目”。6月13日,在2021中国 汽车 重庆论坛上,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公开表示,“与小米雷总我们有很好的合作关系,我们代工了大量的小米手机,是一个战略合作关系,未来 汽车 业务上比亚迪将支持小米 汽车 的发展。”

6月8日晚,雷军还曾现身保定长城哈弗 汽车 研发中心。尽管双方均未对外公布行程内容,这被认为与小米代工有关。

不过,今年3月份,长城与小米曾双双否认“由长城代工小米电动 汽车 并提供工程咨询服务”的消息。

招聘自动驾驶相关人员、与比亚迪洽谈 汽车 业务、出入长城研发中心,尽管小米尚未公布造车的最终方式,但业内普遍认为,要想快速推出产品,选择代工是比较可行的方案。

“小米无论自建工厂还是代工都没问题。但是小米造车需要抢时间,自建工厂的话,时间上耗不起。大家反复强调的一点是,与特斯拉、蔚来等造车新势力相比,小米进入 汽车 行业时间比较晚,当下最重要的事情是尽快推出产品,这才是工作的核心。”此前,威马 汽车 首席数据官梅松林在接受记者访时表示。

长安 汽车 董事长朱华荣更是坦言, 汽车 产业具有复杂的生产技术和复杂的上下游供应链,各个环节风险巨大, 科技 创新公司应该看到传统制造体系的复杂性,利用自身软件等优势携手传统车企共同利用好这些,降低成本、提升效率、降低风险。

而在6月9日的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上,王传福也公开喊话雷军,“亏了1000亿事小,浪费3年时间事才大”。

而纵观当下的新造车大潮,蔚来、小鹏、理想规模不断扩张,百度、360等相继官宣跨界造车,如何掌握先发优势,对小米而言至关重要。

值得关注的是,为加快造车步伐,小米曾以“股权加薪资10亿元人民币”的天价挖角吉利研究院院长胡峥楠。

尽管胡峥楠6月2日在其社交平台帐号以“消息不实”予以否认,但随后有消息称,吉利研究院确已换帅。

更多内容请下载21 财经 APP

三胎对中国车市利好?曝小米挖吉利研发一把手!海尔开卖极氪001

1、乘联会崔东树:放开三胎对中国车市利好

证券时报e公司讯,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称,中国车市是中年消费群体为主的车市,并逐步走向老年消费为主的市场,因此国家出台三胎政策会使车市需求更多元化,是很好的事情。对整个车市的结构,虽然三胎政策带来七座车等的增长,但力度上是小的,我们的车市必然面向中年和老年。目前车市必然会带动我们的消费升级和中大型车豪华车,同时拉动老年代步车和微型电动车市场的增长。

2、曝小米将挖走吉利研发一把手

从明镜pro获悉,小米造车似乎有了实质性的大动作。6月1日,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一家传统实力派车企的研发一把手将加入小米造车,负责整体研发。经多方打听,该研发大佬可能是吉利 汽车 研究院院长胡峥楠。但这消息未获得吉利和小米方面的确认,而此前4月底胡峥楠还以吉利 汽车 研究院院长的身份出现在公开报道中。

3、百度造车新进展:定价20万元以上,下半年进行新一轮融资

6月1日,百度与吉利合资的集度 汽车 召开2021年Q2沟通会。集度 汽车 CEO夏一平表示,集度 汽车 第一款车将于2022年北京车展时亮相。他说,集度 汽车 届时亮相的车型为概念量产车,外形与量产车大约90%接近,乐观的话,明年年内可以进行预订。集度 汽车 的最早期的用户偏向于更年轻化的产品,同时也会考虑女性用户。由于智能化部分的成本比较高,夏一平称这款车的定价将在20万元以上。

4、蔚来打通全国第一条川西藏羌充电环线

6月1日,蔚来成功打通全国第一条川西藏羌充电环线,这是继打通直达珠峰大本营的川藏快充路线后,蔚来通过Power Up Plan与用户共建目的地充电站的又一重要成果。

川西藏羌充电环线东起成都,西连318国道,路线超2300公里,途径四姑娘山、达古冰川、若尔盖大草原、九寨沟等风景区,覆盖整个川西阿坝州。川藏羌充电环线沿途布局12座蔚来目的地充电站,为所有电动车主提供充电服务。

5、美的之后又一家电巨头进军 汽车 领域 海尔要开卖极氪001了

新浪 汽车 新时代的销售模式或者说业务线,光在自己领域内开展显然已经不够了,跨界或许就是一个新的突破口,这也是越来越多看似跟车没关系的企业,纷纷进军 汽车 领域,与车企合作的原因。在美的宣布以 汽车 零部件供应商、华为开卖 汽车 之后,又一家家电巨头海尔也开始进军 汽车 领域。不过这并不代表海尔要造车了,而是与车企合作。据网上信息了解到,海尔集团与吉利集团双方目前正在接洽进行深入合作,后者推出的智能 汽车 新品牌极氪 汽车 旗下首款车型极氪001将出现在海尔的零售门店。双方还将有其他方面的合作。

6、传360已开启 汽车 业务招聘 首款车型定位10万元左右

牛车网 5月31日,有消息透露称,360公司内已经开启 汽车 团队组建,招聘岗位涉及感知融合算法、软件架构、信息安全、智能驾驶开发等,所有岗位的推荐奖金共计高达数十万。最新消息称,360与哪吒宣布造车后,其招聘部门就开始了人才的招募,并称不排除有早期加入公司的核心员工和高管转岗 汽车 业务线。要求是需要入职超过1年,在原部门业务不受影响、有接替人选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转岗申请。此前,周鸿祎用入股的方式宣布360将与哪吒联合造车,周鸿祎认为,新能源 汽车 最后的方向一定是软件定义 汽车 。这意味着,未来一个车能否做得好,并不完全取决于车本身的技术,而是要取决于云计算、物联网、5G、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在这方面,中国的互联网实践要远远领先于欧美国家,这也是互联网下半场不可错失的领域。在产品定位方面,周鸿祎在之前发表的演讲中表示,过去360做工具是“为人民服务”,现在则是要“为人民造车”,未来哪吒 汽车 会以10万元左右的智能 汽车 为定位,让用户买得起,与此同时,哪吒 汽车 要给用户带来的是过去几十万元 汽车 的体验。

7、大众奥迪夹击 特斯拉4月欧洲销量暴跌超九成

特斯拉的先发优势已所剩无几,市场正在回归常态。5月28日,新能源 汽车 销量统计网站EV Sales发布了2021年4月全欧洲新能源车型销量排名,特斯拉意外跌出前20名。4月,特斯拉Model 3在欧洲只交付了1244台,与3月28184台的交付量相比下跌95%。

8、又一自主品牌宣布将换标,新品牌LOGO酷似兰博基尼

9、突发!特斯拉又出事了,将召回北美与中国市场部分Model 3

深度解析吉利布局:沈子瑜入主魅族背后

过去一个多月以来,智能 汽车 领域的大绕不开两个节点,一是车联网技术类企业亿咖通 科技 高调宣布赴美SPAC上市,二是成立仅数月的手机公司星纪时代收购魅族。

众所周知的是,两个的幕后,都是中国本土 汽车 龙头企业吉利的大举布局。而两个的台前人,都是前吉利 汽车 研究院副院长,亿咖通董事长,以及新任的魅族董事长沈子瑜。以下,enjoy~

2015年,中国互联网行业经历了一次革新。滴滴打车、快的打车合并;而也是在那一年,上汽携手阿里巴巴,成立了斑马智行,并将“车联网”的概念引入了行业。

作为中国 汽车 界企业的****,李书福也向公众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未来属于智能 汽车 ,手机上能实现的,车上都能实现。 汽车 必将成为下一个智能移动终端,吉利正在努力中。”

为了应变这一趋势,李书福开始筹划吉利自己的 汽车 智能 科技 项目。那是整个造车新势力方兴未艾的时代,对于偏传统的吉利来说,这一努力的核心步骤就是人才。

李书福把目光放在了年出生的沈子瑜身上。新锐、资深,在当时,车联网这个新词刚刚诞生不久,满足这个条件的人不多。沈子瑜就是其中之一。毕业之后,他就加入了通用 汽车 ,参与过通用旗下车联网系统安吉星在中国的部署和搭建。这样的底色让他成为国内最早一批车联网人。

2011年,他加入刚刚成立3年的上海博泰悦臻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3年多的时间,成为这家企业的高级合伙人、博泰电子网络CEO。并且与创始人共同助推这家公司成为了 汽车 智能化入口领域的排头兵。随着“车联网”成为热词,博泰的高管团队在2015年也开始被各界瞩目。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年也是博泰的时刻。当时,与沈子瑜同时担任核心管理团队的还有另一位 汽车 行业的老兵,更是吉利的元老级人物沈晖,两人在这里完成了时空交错。一年后,二沈纷纷出走,沈晖创办了威马 汽车 。而沈子瑜,应李书福邀请加盟了吉利,担任吉利研究院院长一职。

正如庞大的小米生态帝国起源于一个MIUI系统一样,让一个全新的硬件进入互联网体系,系统是最优先的入口。

2016年,阿里与上汽宣布联手一年以后,其斑马智行车载系统正式落地,安装在全新发布的国产车荣威RX5上。

经过数月的磨合与酝酿,吉利自己的车联网公司命名为亿咖通 科技 ,在其重点合作的区域城市湖北武汉正式成立,李书福个人成为这家新公司的最大投资人,持股比例70%,沈子瑜则持股30%,担任公司CEO。

选择武汉,是吉利的一个战略布局。继亿咖通之后,路特斯 科技 、芯擎 科技 等芯片、整车、手机一系列智能化业务都相继落地武汉。 整个车联网生态在2017年就已经开始编织。

2018年3月,也就是公司成立一年多以后,沈子瑜为吉利 汽车 深度定制、研发的车联网系统GKUI(吉客智能生态系统)正式上车。

在这场个人挑起大梁的首场发布会上,沈子瑜宣布GKUI系统由“一朵云、一个桌面、一个账号、应用生态”四大部分组成。很快,GKUI系统陆续搭载在吉利旗下22款车型上,装机量突破了100万,成为行业内用户增速最快的智能网联系统。

此后,亿咖通保持着以1年为周期的产品更新和迭代。2019年,亿咖通发布了第二代系统GKUI 19,“人工智能”作为重要的第五大部分被嵌入到系统中。也正是在这场发布会上, 沈子瑜提出:要用车机干掉手机。

他说, 智能系统加入一个新功能,而不去考虑有没有人用、好不好用,这绝不是智能系统,而是车辆产品的营销卖点。 这样的行业现象,和吉利 汽车 的态度背道而驰,吉利真正想要的是一套可延续有未来,并且足够认真的智能系统,在车辆上实现一套能让人愿意去放下智能手机,更符合 汽车 的智能系统。

系统不断完善的同时,亿咖通也在向芯片领域不断延伸。 2020年10月20日, 亿咖通与Arm中国共同出资成立了芯擎 科技 ,双方合作一年之后的2021年12月,芯擎推出首款国产车规级7纳米智能座舱芯片“龙鹰一号”。

不仅仅是作为吉利车联网生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单就公司自身的运营来说,亿咖通也十分成功。财务数据显示, 亿咖通2021年营收达27亿元,这个体量在国内智能网联独立供应商中已经能够进入前十行列。

发展至今,亿咖通 科技 先后完成3轮融资,投资方有百度、海纳亚洲创投基金、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等各界投资人,最近一次融资估值超过150亿元。

前有苹果造车和 CarPlay系统的渗透,后有蔚来宣布造手机“防守”,再加上更早的特斯拉造手机的传闻,很多人实在不明白,造手机与造车为什么注定要这么“相爱相杀”。

事实上,各家的发展路径虽有不同,但在未来车联网的应用场景上共识却是高度统一的。 汽车 作为一个集合了多个传感器、摄像头的超级硬件,一定会衍生出远超手机的应用场景,而这些应用场景在脱离 汽车 以后,就依托在手机上。只有让手机与车机完美融合,才能覆盖未来的整个移动互联网。

一个很显而易见的例子是,在吉利和魅族官宣的同一天,问界 M7 上市。这款由华为加持的新车在媒体圈广受好评。尤其是植入鸿蒙后的车机生态,已经让用户感受到了二者联动的丝滑使用体验。

在谈及收购一事时, 沈子瑜前不久表示,从MP3、手机到AIoT产品,魅族不仅在消费电子产品方面有近20年的积累,拥有扎实的手机产业基础能力。与魅族建立战略投资关系,能实现复用,在出行 科技 生态上全面深度融合,提供更便捷、更智能化、万物互联的多屏互动生活体验。

这里有一个看起来简单且清晰的道理:需要喝牛奶,不一定需要自己去养一头牛。在这个分工越来越细的时代,分工合作本是常态。然而, 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入口、流量、数据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各家的合作姿态越来越保守。

此前,谈起做手机想法时,蔚来创始人李斌就说过,蔚来用户使用 iPhone的比例超过了 50%,而苹果现在对 汽车 行业很封闭,譬如蔚来第二代车型都标配UWB,苹果又不开放接口。

一端是更长的用户使用时间,另一端则是蓄势待发的大量新应用入口,手机如何与车机进行无缝衔接自然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小米、华为、苹果做 汽车 ,是借助现在的数据优势和用户粘度延伸战线。而对于造车企业来说,自己造手机,更接近防守行为,避免被手机厂卡脖子。

作为中国 汽车 制造的一哥,吉利也是在车联网领域布局最早、最全面的中国企业之一。 嘉宾商学创办人吴婷认为,至少过去5年以来,吉利在立足于 汽车 这个主业的同时,已经开始下一盘智能出行领域的大棋,手机只是诸多棋子中的一个。这些布局,也正在让这个赛道的想象空间不断提升。

简单盘点一下2016年车联网概念兴起后,李书福和吉利的投资,就会发现,这张未来的智能出行网络已经从地面覆盖到了天空:为了做软件成立亿咖通;为了做芯片成立了芯擎;为了做工业互联网成立广域铭岛;为了做卫星投资浙江时空道宇;为了尝试空中交通收购大力飞行 汽车 ;为了平台和数据打造曹操出行……这么看起来,做手机,只是诸多棋子中的一个。而收购魅族这样成熟的企业,无论从人才还是技术储备角度,远比自己创办都要快得多。

王传福曾说过, 一部手机的传感器仅有13个,但是就是这13个传感器,就能让智能化的手机可以实现200多万个APP的场景应用。而一辆 汽车 呢,有300~400个传感器,20倍的硬件能力能够衍生出多少应用场景?

从这个角度来看, 不是 汽车 要干掉手机,而是智能出行这个超级富矿有待挖掘,现在大家都是占地阶段。

文章标签: # 汽车 # 小米 # 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