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车型对比 车型对比

国产特斯拉中控屏供应商_特斯拉中控屏幕供应商

tamoadmin 2024-07-20 人已围观

简介1.特斯拉首次讲述极简内饰设计的奥秘,仅仅是为奔驰助攻?2.实测百公里加速2.85秒,特斯拉Model S真的老了吗?可以。1、特斯拉是一个来自美国的纯电动汽车制造产商,特斯拉旗下的车型有models、modelx、model3,modely等。2、特斯拉的这几款车型均有配备中控屏幕,中控屏幕是可以放壁纸的,需要在设置里找到屏保进行设置。3、但是特斯拉原厂的壁纸只有纯色的,如果想换其他带有图案的壁

1.特斯拉首次讲述极简内饰设计的奥秘,仅仅是为奔驰助攻?

2.实测百公里加速2.85秒,特斯拉Model S真的老了吗?

国产特斯拉中控屏供应商_特斯拉中控屏幕供应商

可以。

1、特斯拉是一个来自美国的纯电动汽车制造产商,特斯拉旗下的车型有models、modelx、model3,modely等。

2、特斯拉的这几款车型均有配备中控屏幕,中控屏幕是可以放壁纸的,需要在设置里找到屏保进行设置。

3、但是特斯拉原厂的壁纸只有纯色的,如果想换其他带有图案的壁纸,需要到4S店破解后才可以。

特斯拉首次讲述极简内饰设计的奥秘,仅仅是为奔驰助攻?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里面,谁是当之无愧的标杆?毫无疑问,特斯拉会是最有话语权的一位。不过在成为行业标杆的同时,特斯拉也成了行业内的“公众之敌”。

新能源车行业表面看似风平浪静,其实背地里早已暗流涌动。前有大众这种传统车企巨头向特斯拉发生挑战,后有各种车企造势叫嚣“特斯拉杀手”吸引眼球,然而不管它们势头有多凶猛,想要打败特斯拉并非易事。

“复仇者联盟”

近日,美国一家名为Lucid?Motors的造车新势力走入了人们的视线,旗下首款量产车?Lucid?Air更是被媒体誉为“特斯拉终结者”。在光环照耀下,Lucid到底何方神圣?

小雷深入了解后,发现Lucid?Motors与特斯拉渊源不小,而且还是“孽缘”!在硅谷Lucid?Air还有一个绰号——复仇之车,而复仇的对象正是特斯拉和CEO马斯克。

当年马斯克加入特斯拉并且成为董事长之后,拥有了企业的最高决策权,新官上任三把火,由于不满当时的管理团队,马斯克在内部进行了一轮“洗牌”。其中一位名叫谢家鹏(Sam?Weng)的特斯拉董事会成员兼电池研发负责人,与马斯克的理念不合,也在这期间离开了特斯拉。

在2007年,谢家鹏便创立了Atieva公司(之后更名为Lucid?Motors),该公司主要致力于电动车三电系统的研发,并服务于车企。值得一提的是,同年特斯拉最初的创办人兼CEO马丁·埃伯哈德被马斯克撤职,被迫离开了这家亲手创办的公司。之后被Atieva公司邀请,马丁·埃伯哈德成为了Atieva公司的技术顾问。

在最开始的时候,Atieva公司与特斯拉并不存在竞争关系。然而谢家鹏和马丁·埃伯哈德看不惯马斯克多年的傲娇,于是便开始策划“报仇”。在没过几年后,Atieva公司就开始筹划推出一款与特斯拉当时唯一在售车型Model?S相竞争的全新车型。

在2012年,两位重量级人物加盟Atieva公司,一位是曾在通用汽车担任过Volt项目主管的丹尼丝·格雷,另外一位彼得·罗林森曾在莲花汽车和捷豹担任过首席工程师,之后在特斯拉任职,负责Model?S的工程设计。彼得·罗林森在特斯拉离职时,与马斯克同样发生过一段过节,可能是两人的理念不合。

有了丹尼丝·格雷和彼得·罗林森的加入,Atieva公司如虎添翼,专门建立了相应的研发团队,为筹划推出全新车型做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在之后的几年,业界不断有传出特斯拉员工跳槽Atieva公司的消息,而这些离职员工或多或少都与马斯克存在过一定的过节。他们汇聚于Atieva公司,貌似都是为了“复仇”。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从2009年到2014年之间,整整六年时间,Atieva公司都是处在技术的储备阶段。直到2014年,该公司完成C轮融资后便开始打造电动汽车。同年,Atieva公司正式更名为Lucid?Motors,公司的职能从三电研究转变成高端豪华纯电动整车制造公司。

无奇不有,中国品牌北汽和贾跃亭的乐视都参与了这轮融资,分别成为了第一和第二大股东。后来北汽撤资,将部分股票转让给了贾跃亭,使得贾跃亭持股比例占了接近40%。只是后来贾跃亭的资金链断裂,其与Atieva公司的合作被搁置,有传闻称乐视会在后期出售大部分股票。

2017年4月的纽约国际车展上,Lucid?Motors首席技术官彼得·罗林森表示:“目前我们没有足够的资金,这就是我们需要确保D轮融资成功的原因。如果要我们等到资金到位之后才展开后续活动,这么做是极不负责任的。”

到了2018年,Lucid?Motors为了续命,向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PIF)出让了67%的股份,最终得到了10亿美元的投资。有了这笔资金,Lucid?Motors公司有了底气,不再畏首畏尾,终于可以大展身手。融资成功也意味着Lucid品牌能与特斯拉、奔驰、宝马等品牌在高端电动车市场展开竞争。

迟到三年的Lucid?Air

其实,Lucid?Motors早在2016年底就发布了他们的第一款车型Lucid?Air。刚开始由于资金原因迟迟没有量产,之后车型在2018年底正式量产,但是由于该车用的400V电气架构在能效方面表现并不理想,已经不能满足该公司对豪华纯电动车的定义,因此车型量产再次跳票。

Lucid?Air后面经过了较大的改进,变成了如今拥有900V电器架构的车型,名字依旧没有更改,但动力电池由18650规格升级到了21700规格,供应商也从三星SDI换成了LG化学。

北京时间9月10日,迟到整整三年的Lucid?Air正式亮相,新车起售价为8万美元(约人民币54.6万元),共推出4个版本。

外观方面,Lucid?Air前脸用了窄条幅进气格栅搭配横贯镀铬饰条的组合,前保险杠用内凹式设计,点阵式排列头灯组合。其整车造型非常流畅,用了当下较为流行的溜背式设计,侧面上几条方向不一的肌肉线条,D柱形状没有用常见的设计风格,而是用了自下而上逐渐加宽的独特设计,使得整车的视觉冲击力更强,显得更有运动感。

内饰方面,Lucid?Air的仪表+中控大屏用了一块34英寸的弧形5K显示屏,且向驾驶员一侧倾斜,在中控台下方还配有一块屏幕,可以查看导航信息等。语音交互系统来自亚马逊Alexa,支持基础的控车和部分智能家居互联功能。在自动驾驶方面,其车身安装了32个传感器,包括摄像头、雷达、超声波和激光雷达,用于提供自适应巡航控制和车道保持等L2级别功能。

动力方面,Lucid?Air不禁让人眼前一亮,其动力系统的最大功率为1080马力,官方数据显示0—96km/h加速时间仅需2.5秒。如果选装容量为113kW/h的电池组,EPA工况最大续航里程将超过517英里(约为832km),但是入门版车型的动力系统和续航信息还没有公布,希望不会阉割得太厉害。

虽然Lucid?Motors很早就发布了Lucid?Air,但在豪华纯电动车市场,领跑者依旧是特斯拉。仅数据而言,Lucid?Air表现得十分出色,续航里程也稳稳超过了特斯拉Model?S,但光凭这点还是不够的,车型要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在创新科技和价格等层面都要给出诚意。

“流水般的造车新势力,铁打的特斯拉”,Lucid?Air真的是“特斯拉终结者”?还是只是昙花一现呢?您觉得Lucid?Motors能打败特斯拉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实测百公里加速2.85秒,特斯拉Model S真的老了吗?

编辑:小花

作者:Asiania

昨天,特斯拉在上海举办了一个小型内部沟通会,关于对特斯拉内饰设计哲学的探讨。

在全新奔驰S因内饰设计过于前沿而遭到业内非议之时,特斯拉这次沟通会安排的时间有点意思。其实也能理解,特斯拉的内饰设计被外界误解吐槽那么多年,这时候老大哥奔驰开始给自己站队,此时不出来“拨乱反正”简直是贻误战机。

所以,关于内饰设计,特斯拉这次说了什么?

1、设计之源——第一性原理

沟通会开始,特斯拉负责培训工作的刘洋便给我们抛出了一个观点:特斯拉极简内饰的背后,是绝对不简单的底层逻辑。

这句话听起来像是在对外辩解,但其实是为了引申出他接下来给我们详细解读特斯拉的极简内饰设计风格。

特斯拉的内饰设计哲学,总结一句话就是:从第一性原理出发,摒弃一切燃油车内饰既定的布局形式和繁杂设计,用更先进的交互技术,定义全新的汽车内饰形式。简单来说,就是颠覆现有的内饰设计风格。

那么如何颠覆呢,指导原则又是什么?是的——第一性原理,这是理解特斯拉设计的核心所在。

关于第一性原理,汽车圈人士多半会比较陌生,互联网圈的人士也许会更为熟悉。它的理论阐述是:看透事物的本质,要把事物分解成最基本的组成,从源头解决问题。

另外,由于第一性原理是事物惟一的源头,所以其逻辑价值也被认为比“因果律”更高级。

是不是依然很晦涩?

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比如汽车内饰设计,按照因果律,其就得有方向盘、有挡把,这是大家的普遍认知,其实也是主机厂工程师的普遍认知,更重要的是,各个零部件供应链也是这样构建的。

但是,如果我们从实际需求来看,也就是从第一性原理来分析,这些其实都有偏见成分。

比如挡把,谁规定挡把一定要放在副中控台上?或者,自动挡汽车、电动汽车就一定要挡位器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从技术原理来看,自动挡位器的存在,其实就是通过肢体动作给一个“电信号”,对电动车来说也一样。既然如此,把挡位器去掉,通过其它方式给一个电信号,只要能挂上挡,结果不都一样?只是手段不同而已。

这也是为什么奔驰开发出了怀挡,其实就是从本质上思考挡位器的价值。至于内饰上的其它地方,也都一样,都能重新设计,比如仪表盘、中控台这两大重点区域。

至于为什么那么多年大家都不愿意改变这种固有内饰设计思路,其实就是利益使然。就像上文所说,挡把的存在,不仅是大家的认知习惯,还是零部件供应商的“饭碗”,你都不要挡把了,他们会高兴吗?肯定不会。

除了挡把,其它零部件也都一样,纷杂的供应链系统,让汽车设计变革的速度变得异常缓慢。对于这种“打破陈规”、推翻旧有供应链的行为,一般车企干不了,目前只有两种车企会干。

一是特斯拉、比亚迪,这两家一直是智能化的拥笃,早早用上了大屏设计,也许是“嫩头青”,所以他们被诟病许久。再就是奔驰,向来不排斥拥抱变革,也许是圈内大佬,所以业内刚开始表示呵呵,然后就是真香,不要太现实。

2、简约,不简单

阐述了一遍第一性原理这个指导思想,再看各细节设计,那就容易理解得多了。

从宏观角度来说,内饰设计其实就是硬件和软件,硬件又分为仪表盘区域、中控台区域,软件就是车机系统。

硬件部分目前有三种方案:

第一,将仪表盘、中控台合并,以奔驰、小鹏为代表。

第二,取消大仪表盘,布置一个小仪表盘,再就是中控台,以比亚迪、蔚来为代表。

第三,取消仪表盘,仅用中控台,这个方案目前仅有特斯拉在用。

不难看出,相较前两者,特斯拉的方案更为激进,至于是不是理念更先进,或者技术更先进,很难下定论。但就直接取消仪表盘这点来说,也确实激起了大家对特斯拉内饰设计的争议。

对此,特斯拉可能会感觉委屈,因为它没有真正取消仪表盘,而是将其移植到中控屏。

其实,特斯拉只是取消了仪表盘的机械部分,软件部分还在,它们被设置在中控显示屏的左侧区域,包括速度、电量等信息。虽然仪表盘的机械部分取消了,但是作用还在,这符合第一性原理。

尽管直接取消仪表盘显得有些仓促,但实际好处并不少,比如能够带来更好的视野、更宽敞的空间等。从特斯拉Model?3巨大的销量来看,大家对这一设计也是可以接受的。

再看中控屏,这是特斯拉内饰设计的精髓了,而且由于取消了其它硬件,仅保留这一个,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对此,我们继续从硬件和软件两个维度来探讨。

硬件部分,它不只是一个大屏那么简单,实际涉及方方面面。比如刚性,汽车是一个移动的物品,这就对零部件摆动要求很高,而Model?3的中控大屏是与中控台硬连接的,与车身摆动幅度一致,这样更安全。

据刘洋介绍,如果用旋转设计,其势必存在缝隙,随着汽车长期摆动,机械疲劳,这种幅度会越来越大,一方面会制造噪音,另一方面也不安全。

再比如寿命。普通家用电脑显示屏的寿命大概在3-5年,但Model?3中控大屏的寿命是15年,与汽车同寿命,远超普通屏幕。

另外,经过夏日暴晒后,一般车内温度会很高,尤其是中控台位置,这就要求车载大屏必须耐高温。经过特斯拉工程师的精心匹配后,Model?3中控屏的工作温度为-30℃~70℃,远超普通屏幕。

软件部分,据刘洋介绍,特斯拉HMI(人机交互系统)遵循以驾驶员行车视野为优先考虑的安全性原则、优先展示与驾驶员安全高关联信息的信息优先级原则、信息可视化原则进行设计。

我们重点看看信息优先级。Model?3?的交互设计把15寸屏幕整体分成了三块区域:行车信息区,内容切换区,快捷菜单区。按照使用频率,系统分配菜单优先顺序,越与驾驶安全相关的越在简单直接的位置。

其中行车信息区最关键,它承载原仪表盘的重要信息,布置在离驾驶员视线最近的左侧,呈现包括车速、挡位、车辆状态、Autopilot自动驾驶等关键信息,优先级最高。

上个月,我们试驾了进口Model?3,当时的感觉是:仪表屏幕省了、各种按钮省了,而且中控台左右对称,这得省下多少开模费?Model?3成本低并不是没有道理。

但是刘洋跟我说,不能这么算,上面这些地方是少了,但是屏幕花的钱更多,毕竟车规级别的。虽然是极简的内饰设计,但是成本并不比传统内饰设计花的钱少。(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有那么一瞬间,我感觉自己有了超能力。

在启动了特斯拉Model?S的狂暴模式+后,就仿佛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只需我的右脚轻轻一点,无尽的和贪婪的欲望立马汹涌而至,快如疾风闪电的,而我就如同瞬间移动般抵达。

这就是特斯拉的魅力。

不过话说回来,Model?S是特斯拉旗下推出的第一款正经的量产车,从2009年亮相至今,只经历过一次改款,如果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待这款“10年前”的产品,它还会有惊喜吗?

尽管从表面来看,现款的特斯拉Model?S只是换了前脸的改款车,但它的进步,或者说进化却一直没有停止。

早在2014年,特斯拉刚刚进入中国市场时我就已经测过Model?S了,当时最强的版本是P85,一台续航502公里,百公里加速达到4.4秒的高性能C级车,在当时的汽车市场中,特斯拉Model?S可以说是没有对手的,那种让你无法喘息的加速度和4.4秒的成绩都足以让人恐惧;时间来到2016年,Model?S升级成了如今的外形,性能又有了大幅提升,最强版本是P100,续航升级到570公里,百公里加速提升到2.7秒!无论是续航里程,还是加速性能,Model?S又成为标杆;2019年,特斯拉Model?S再度进化,尽管外形没变,动力系统升级为前永磁同步+后高性能感应电机的组合,续航得到了大幅提升,达到650公里,百公里加速更是仅有2.6秒!!而以上这些升级还只是性能层面的,作为这个时代最先进的电动车之一,Model?S在自动驾驶软硬件上的进化程度和升级速度,都是让其他厂商望尘莫及的。

其实相比特斯拉Model?3,今天的Model?S应该算是“旧平台”的产物,可即便如此,它依然足够智能,可以通过远程OTA来完善和升级,就如iPhone升级系统那样简单。而升级的可不只是车机、多媒体系统,整车功能,行驶质感,甚至加速制动都可以被改变。只要购买之时选装了“完全自动驾驶能力”,它也就具备自动驾驶的硬件条件,通过升级,软件与体验部分可以得到逐步完善,就如两年前的这个功能仅支持ACC自适应巡航和车道保持,现在已经可以支持导航自动引导,行驶时自动变道超车,甚至露天停车场智能召唤。

▲打转向灯自动变道

▲复杂路况下的车道保持

在车内,视觉上看到和我能触及到的东西其实都不新鲜,没有Model?3那种简约到不真实的感觉,不过要知道,Model?S的这块17英寸中控巨屏在当年算是开创了一个先河,就如过去iPhone上新,其它厂商争相模仿那样。方向盘后边保留了各功能的拨杆,供应商与奔驰的一致,所以无论造型还是手感都是奔驰的感觉,操作起来挺好用的,但在玩过了Model?3之后,总觉得S过于传统了,现在来看是不太符合特斯拉的气质。

由于中控屏幕是纵置的,我在使用只是可以将空调或者多媒体之类的菜单长期固定在屏幕下方,操作还挺方便,不过就是在看或者玩游戏时会有些奇怪,当然了,玩双人游戏的话,有个上下分屏会很过瘾。

作为一台C级车,特斯拉Model?S有着接近3米的轴距,不过为了更酷,它的座椅从来就不够舒适,并且还是一体化的座椅,前后排头枕都不可调。还好新款Model?S的超大天幕解决了后排头部问题,要知道6年前我第一次坐到它后排时,可是会顶头的。由于车底电池的存在,坐垫距离车内地板的高度比较小,并且不长,和以前一样,对于大腿的支撑是非常一般的,如果身材比较高大,长时间坐在后排真的不太舒服。

不过纯电平台和特斯拉体积小巧的电动机,让车头与车尾都能获得更大的储物空间,在不放倒第二排座椅时,行李厢储物空间都能达到745L,要知道一台中大型SUV的标准行李厢容积大约是550L左右;而如放倒第二排座椅的话,储物空间更是可以增加至1645L,和奥迪A6旅行版的最大储物容积1680L算是一个水平,并且它还是掀背式设计。

储物空间大了就实用?还真不是,Model?S还是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好的,例如杯架的设计。在前后门板上,除了关门的拉手处能放个高速公路卡之外,没有别的储物槽了,如果你手里有瓶矿泉水打算放好,前排的话只能放在中央扶手前的杯架处,而这么一放,开车时的手肘就会难免碰到它。如果坐在后排,你会发现这么大一台车连个中央扶手都没有,唯一的储物格就是后排出风口下边的两个杯架了。另外,做工很一般什么的我也不想再多说,毕竟这是台正经特斯拉…万幸的是,当你拉开这拉风又漂亮的无框车门时,所有的不悦可能又抛之脑后了。

强劲却不甚完美的动态体验

全新的体验绝不止停留在静态层面,特斯拉Model?S进入国内的时间在2014年?,当时的体验真是绝无仅有的,我依稀记得开启疯狂模式后,那近乎失控的0-100km/h加速测试,那感觉可能比坐过山车还刺激。尽管现如今我们能很容易体验到非常完善的电动车,可作为高性能电动车的先驱者,新款特斯拉Model?S依旧不会让我失望。

在动力系统方面,特斯拉用了前永磁同步电机,后高性能感应电机的解决方案。电机由特斯拉与台湾的富田电机共同开发,分别布局在前后轴两轮中间,体积非常小巧。前后电机的最大扭矩分别达到了420N·m和720N·m,最大功率分别为205kW和375kW。我们测试的Model?S性能版搭载100kWh的电池组,电芯用松下18650型锂电池,相信在全新一代Model?S上将会用Model?3上面的21700型电芯解决方案,整个电池包布局在车底,这也使得车身重心非常低。

高性能和低重心的特性,给了Model?S先天一副好底子,加速模式由弱到强有四挡可选,转向与能量回收,车身高低与软硬均可调节,供驾驶员选择的空间还是很广的。如果这是你第一次驾驶Model?S,那么最好还是忘掉它的性能参数,把加速模式调到轻松,悬挂和转向调到舒适,此时的它还会相对平易近人一些。但即便大部分性能被封印,可平顺和机敏的动力响应依旧是贯穿始终的,并且在你需要提速超车时一脚踩下“地板电”,依旧能体验到推背感,此时的提速感受大约等同于一台2.0T轿车的动力。是的,“最弱”模式已经足以“干掉”马路上的绝大多数车了。

但Model?S的调性,其实更多的还是偏向舒适一些,如果你开过Model?3,一定会对那时刻紧绷的驾驶体验印象深刻,因为无论是刹车/动力踏板,紧致的悬挂还是极快的转向,都会让你觉得这是一台非常运动,性能极强的车,开着的时候需要精神集中;而S传递给我的驾驶体验则不会这样,毕竟价格也要贵上许多,它的受众势必是另外一群人,提供差异化很大的驾驶体验就很有必要了,因此我在这“最弱”模式下,还是能很容易体验到一台标准行政级轿车的体验,只要我的右脚动作放缓一些,线性的提速和轻松的转向体验还是非常惬意的,这轻柔的体验也不会打扰到后排的乘客,在通过减速带或者坑洼路面时,也能够轻松化解,甚至还会体验到那么一点老派美国车那种游艇似的上下起伏。开着Model?S以中低速在市区游走,安静、舒适、灵活便是最舒爽的体验。更何况还可以用“自动驾驶”来帮你打发掉上班塞车、无聊的高速、光线不足的隧道等等这些时光呢。

如果想打破这样的平静,只需把加速模式换到“运动”,强而迅猛的加速度会在你深踩动力踏板的瞬间汹涌而来,如果你没有准备好,请不要轻易去挑衅这台猛兽。就算这只是“最弱”之上的第二个模式,可我用仪器测得的百公里加速也仅需4秒!!所以,在使用它的时候,最好保持正确的坐姿,脑袋贴着座椅头枕。

再往后的驾驶模式我是很不建议大家在马路上用的,因为用不上,即便用上了,体验也不好,毕竟动力踏板会变得非常敏感,这超过1100N·m的峰值总扭矩也足以让车上乘客晕车的。“狂暴模式”、“狂暴+”,在我的理解中,它们仅供封闭场地测试,或是下赛道使用。

开启狂暴模式,在全力踩下动力踏板的瞬间,我仿佛坐在SpaceX的飞船里,然后被身后的推进器全力炸出。没错,就是被人一脚踹飞的感觉!在那瞬间甚至会觉得有些头晕目眩,毕竟电信号的反应比我的生理反应要来得快得多,这时候真得控制好右脚,否则的话你随时都会被它的加速吓到。如果要使用更强劲的“狂暴+”还将会激活“最大电池功率”,简单理解为此时电池处于最大放电状态,温控系统也将电池温度控制在最合理的范围内,但代价就是掉电极快。至于体验,可能我涉世较浅,觉得它的主观感受其实和“狂暴模式”差别不算大,可能在加速上快那么0.x秒罢了…总之“那一下”,就算没有超跑的声浪做剂,也能瞬间带你体验到最极致的快感,让你体验到烟花炸开般的绚烂…如此数次,再调到“轻松”,让周围慢下来时,又犹如进入了贤者时间,高潮后的倦怠大体如此。

不是开玩笑,时间长了真会让你身心俱疲,最后你会发现,“轻松”才是本源。脚下线性的动力让你无时无刻不在轻松掌控车身的动态,电动车最好用的“单踏板模式”在近期的OTA更新中也被加入其中,因此只要你熟悉它以后,结合动能回收系统,便能在马路上只用动力踏板来控制车速。

不过我也发现,Model?S的单踏板模式相比起Model?3,在即将完全停止时处理得不够好,具体表现在<10km/h后的制动效果偏弱,减速不够Model?3来得线性,滑行的距离要远一些,我在习惯了Model?3的单踏板功能后,在这台Model?S上还是偶尔需要踩刹车制动,不过在几天的熟悉后,还是能够掌握的。

0-100km/h加速测试

拿到这台“最速”特斯拉怎能不来个性能测试,下面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它真能做到2.6秒破百吗?

很遗憾,并没有。

原因是我在电量充足时忽略了它的弹射起步功能,而用了电动车常用的自动驻车以后,动力踏板一脚到底的测试方法。首先,保证车辆有充足的电量,我在测试时电量达到90%,加速模式调到狂暴+,悬架最低最硬,转向最运动,摆好车身位置,停车后深踩刹车踏板激活自动驻车,然后务必用正确坐姿,后脑勺一定贴在座椅头枕上,然后就可以享受一脚被踹飞的感觉了!在启动的瞬间,车头由于巨大的扭矩而有比较明显的抬起,至于主观感受,感觉就想要起飞了那样过瘾。

2.85秒!这是我用这种方法能测出的最佳成绩,这个成绩已经是911?GT2?RS、日产GTR、或是LaFerrari这些神车的水平。而最恐怖的是,我连测了不下10次,每次的成绩都能在3秒以内!简直不要太轻松。并且在如此强大的扭矩下,四个车轮没有出现丝毫打滑,动力输出极为精准,绝无浪费。

从加速测试曲线图可以看出,在时速超过80km/h后,加速度g值才开始有所回落,而在这之前,基本都是超过1g的,峰值甚至超过1.2g。

在电量还剩下50%时,我才找到了Model?S的“弹射秘笈”,简单来说就是调到狂暴+,停好车后将刹车和动力踏板同时踩到底,之后保持刹车踏板踩下,松开动力踏板即可激活弹射起步,再次完全踩下动力踏板,松开刹车踏板即可完成一次弹射。只可惜当前电量似乎不足以完成它2.6秒的壮举,在反复做了6次测试之后,结果也不过是2.9秒左右的水平…索然无味。

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我又分别测试了Model?S在“轻松”和“运动”下的水平,结果分别是7.8秒和4.2秒!所以说在日常行驶时,如果遇上挑衅的或是想一下的话,“运动”足矣。

100-0km/h制动测试

回到制动测试,其实在驾驶体验部分我还忘了提一点,就是Model?S的刹车脚感真让人没啥信心,注意这里说的是脚感,初段真的是比较软,想要获得更好的制动效果得果断深踩才行,相比Model?3紧致的脚感真是完全不同。

不过测试成绩却让人眼前一亮,毕竟是Brembo前四活塞刹车系统,只要全力踩下,制动效果绝对能让你满意。百公里制动时,由于车身自重较大,车身的“点头”现象还是比较明显的。

最终百公里制动的成绩定格在35.76米,对于这样一台超过2.2吨的C级车来说,已经是非常优秀的了。并且从曲线图可以看出,整个制动过程非常平稳,轮胎、刹车系统和ABS工作都非常到位。

写在最后

Model?S是特斯拉的第一款正经量产车,它的定位并不低,目前能买到的最入门版本起步价为79.39万元,我们试驾的这台性能版,选装了车漆、轮毂、白内饰、完全自动驾驶,价格刚刚超过100万元。我当然知道,100万左右即可买到BBA的旗舰产品,亦或是入门级911这样的拉风跑车,它们无论是豪华感、舒适性、做工都要比Model?S强太多,但转念一想,考虑Model?S的人,谁家里没有几台豪车换着开呢?花100万就能买到一台百公里加速只要2.6秒的性能怪兽,不香吗?

抛开性能,全新的驾驶体验,可以自我进化的整车OTA升级,悄无声息的环保出行这些都是Model?S能够给车主带来的全新感受,就如一个窗口,它让我们看到一部分汽车的未来。不过除了性能,Model?S真的显出些老态了,与Model?3相比,无论是设计还是功能,再到驾驶体验,都显得有些落后,并且国内新势力造车的异军突起,也或多或少给它带来了些影响。不过我相信,能击败特斯拉的,也就是特斯拉了,今年内或许我们就能见到全新一代的Model?S,尽管目前已知的信息还不算太多,但毫无疑问的是,它将换上更先进的电池,拥有更长的续航,更完善的驾控体验,就如iPhone那样,它依旧会成为电动车时代的弄潮儿。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文章标签: # 特斯拉 # Model # 设计